Monday, October 31, 2005

光的小final

去東海前的最後一次上課,經過一次的練習,加上有個週末,我們的光有點成果出來,多點時間真的有差,儘管還是熬夜熬的亂七八糟。

Present時大家已經呈現晃神狀態,小陽說站在上面講話都快睡著,聽到後來大家散落各處,基義老師叫我們拿作品去影印回來後就窩一團在地上討論,超像外勞群。

上課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打燈的作品,燈光的效果真的很厲害,感覺作品都變了個樣,有幾分質感在,Nancy老師很清楚我們的工作狀態,一定是忙到上課前一刻都沒停止,怎麼可能看過這東西,所以打燈後叫我們自己看看自己的成果,其實還蠻訝異的,雖然我的作品本身就是個意外。

第一次的結果太過感覺,我開始做一些相關的物理分析,雅靜研究他的水波的時候我甚至翻出高中的物理教材,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留到現在還放在工作室的補習講義,光的一些折射、繞射圖,水波明暗的分析,物理是門有趣的課,跟化學相較差了十萬八千里,但這世界總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在經過我的物理分析後,出現了化學分子模型樣的東西。

一開始分析有盲點,完全的被困住,半夜花了一兩個小時跟聖軒和小陽在爭論,在工作室裡哀嚎,情緒不能平復,因為通常我認為對的事一定能夠吵贏,沒想到失敗了,而且真的是錯誤,超哀傷的,對聖軒和小陽也很愧疚,竟然花這麼多時間在跟一個蕃人溝通,辛苦了,總之有個結論,而且之前的設想經過修正還能繼續進行。

這次作業的主題經過分析從葉子變成角度,有分量還有直角圍成的半圓,好像是很科學的結果。先用保力龍球和竹筷堆出想要的樣子,淋上石膏當study model,原本還在想能不能利用它做出一個外模來灌,畢竟灌模和淋石膏的意義是很不一樣的,我想有難度在,而且石膏多淋幾層以後變的很糟糕,所以當下開始我的另一個想法,用氣球和蠟來做外模,蠟的乾燥是段漫漫長路,雖然之間還是一直有別的工作,可是很擔心拆模來不及,都放了整個晚上還是散發著熱氣,一直到早上才打開它,勻青看到說這樣就不錯了,不用再灌石膏,大家也都這麼說,雖然我也覺得,可是一開始計畫好就一直很想把他完成,早知道當初一次就灌兩個,可以保留一個,另一個當外模灌石膏,不過終究我還是沒有衝動的去做,好險,於是出現這樣的成品,照光以後效果還不錯,是個很好的意外,這也是設計讓人覺得驚奇的地方。

至於重畫的diagram,新產品共三份,盈柔.小陽跟我的,只有小陽的合格,大家又進入重來的階段,我們的訓練還是不夠。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shiny

觀察自然光,第一個想到的是在十八公里觀海線看到的"聖象",透過厚厚的雲層有幾束特別亮眼的光束射下,所以在Nancy老師問我時第一個回答是我要觀察雲,一直很喜歡亂看天空,雲層有各種變化,在不同時候會產生各式不同色彩,我想是光造成它的變化多端,而地點就在地下室一走出去的地方,記得當初要去拿pizza看到颱風前天空不經高呼的好美,而且這也是我們長期窩在連窗戶都沒有的室內與室外接觸的瞬間。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在觀察的時候天空真是一片晴朗,又想到其實雲是要長時間才會有改變,除非風大吹著走,轉變目標。觀霧的樹也讓我產生感動過,12月寒冷天騎上海拔兩千多公尺的觀霧,一路上霧霧的還飄下小雨,整個人快凍僵,在穿過雲層高度的瞬間陽光灑下,讚!從樹林中直直射出的光束和穿過雲層的有異曲同工之景,所以我開始看樹。



看著樹葉在太陽下因為不同角度而發出不同亮度的光,因為新竹風大,樹葉不斷被吹動,造成一閃一閃的景象,其實光看這就很吸引人,想著每一片葉子被風吹動而移動或轉不同角度形成這種現象,那那片葉子在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能都會發出亮眼的光芒,我把它當作一種波動,隨著起伏移動而出現的現象,跟光原有的波動做一種聯想,光是電磁波,是種橫波,走波浪型,透過不同的介質或孔洞會出現更複雜的波動,在樹葉這邊我看到另一種被轉化過的波,於是想用高低起伏的模型來詮釋我所看到的,希望做幾片不同起伏的石膏片疊起來,代表葉子的變化和交雜。

第一次灌模很不熟悉,選定我的模具用鋁片來製作,鋁片比我想像中的難折,而且不好封口,做出的成品也比想像中厚很多,雖然大家讚嘆它表面的美,可是在做的時候有猜想會被批不夠精準,那些波動是靠感覺來完成。接著我嘗試製作薄一點的片狀石膏,但這不是屬於石膏該有的狀態,所以很難成型,不斷碎裂,我想用薄片的不同方向堆疊來表現更複雜的穿插,結果光堆起來黏合就是個大困難,小陽教我石膏混白膠當接合劑,結果一點用都沒有,後來還是用白膠來黏,弄得模型髒兮兮,還非常不穩固,暫時也只能這樣交件。



Nancy老師說太多用感覺來完成的東西,而且從模型沒辦法看到那一閃一閃的樂趣,我們的diagram也被評論為很差,當場學習畫圖,大概有抓到個方向,圖中有幾種要傳達的東西在,老師說每種符號要有至少一個意義存在,讓我去做修正,換了個方式,好像還OK,但是老師說可以更清楚些,有難度在。

老師帶著我們看一些書裡的diagram,很清楚的知道要怎麼去畫一個好的diagram,雖然說還不一定能做到,覺得Nancy老師的評論都很精確明白,是個很厲害的老師,之前有聽說不少她的傳聞,好像很兇的感覺,不過老師對我們還不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剛開始,沒有責罵而是清楚講解,上課可以有不少收穫,老師還跟我們聊天,之前好像太過擔心害怕。

東海造訪

這是我們兩校MArch1的第一次交流,東海人辛苦的從台中奔波而來,還有一個同學前一天出車禍腳受傷,來時拄著柺杖不能隨意到處走動,真是可憐。原先預計三點開始的活動,東海人早早就到場,看著我們混亂的搬桌椅和架投影機,見笑啦,結果後來沒用移師到樓上去,白丟臉了。

一開始先是老師開場,好大一排陣丈,全部黑衣服,Eager特地配合大家來個黑襯衫,Ian遲到還閃亮亮紅裝出現,看老師們的服裝還蠻有趣的。也是第一次看到Nancy老師,老師長的有點像李心潔,是酷一點的李心潔。




開場完畢由交大先present,利用地主優勢全部配備都先架設好,好像搶先開始,其實一開始根本沒想這麼多,只是單純的想先準備好。汪仔的師生圖吸引很大的討論,畫的很棒很有趣喔。因為之前老師是告訴我們present就是告訴大家開學到現在我們上了什麼課,做了什麼事,所以我們決定用一週的輪迴來介紹自己,很生活化,不知道會不會因此不夠專業,但是這就是我們目前過生活的方式,至少從開始到現在。



東海則是準備了非常"作品報告"的powerpoint,不過因為報告的班花很強大,超級會講話,所以穿插不少有趣的東西,作品也都蠻好玩的,很精彩,發現東海很多念設計出身的人,有都市設計、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跟我們完全不同風格,兩校的資源方面也差非常多,這樣對照下來,不同的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兩邊的發展應該很值得觀察看看。

接著Nancy老師發題時間,這次我們要認識的是natural light,有點深奧的題目,不過整理的很清楚,只是瞬間還真是沒有想法,老師問我們有沒有問題,沒人問,老師說那就換他問,一下就點到我,還真有點呆住,丟交大的臉真對不起,還由于菁來解救我,這次作業也是有不少新的嘗試和學習,灌模、構建,還有我們一直不會畫的diagram,將有異常充實的兩個禮拜。

最後欣賞東海千里迢迢運來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有很多機關,而且材料非常多樣化,很熱鬧的感覺。參觀我們的studio則是白白一片,非常不一樣,我們佈了個小小簡單的場,稍稍展示講解一下我們的作品,參觀時交大的設備讓東海人大流口水,希望之後交大讓人驚嘆的不只是設備而已。



晚上有所上的happy hour,邀請東海人一起參加,突然冒出好多人好熱鬧,還有滿滿的食物超級幸福的。這次Present由Aleppo和研二設計組報告,Aleppo展示了今年他們在深圳剛完工的project,講話一樣很好笑,當乩童說要移動角度時一連串照片的表情真是經典,業主先花一百萬讓設計者走訪廟宇的舉動展現了他對這方面的用心與在意,當然不只看到這些好玩的部分,一個free form的東西被準確的搭建起來還真厲害。學長姊講的則是他們暑假到不同國家流浪的事,他們盡量節省花費,長期的在國外生活,做一個深度的體驗活動,很羨慕他們能做到這樣,我目前只做到用機車環島的方式來做一種不一樣的體驗,也才為期兩個禮拜,希望以後能有更特別的感受方式。

意外

好久沒寫blog了,慢慢來補起來,上次的機器人被說要重來,從堆疊改回原來的方式,裁了一大片的模型版,一片當一個人來做處理,切切折折的果然整個一起弄比較有連續性,不過這麼大一片還真有點難處理,做完這次foamcore後熱熔膠變成大家的好朋友,還頗好用的。

做完以後發現他還是很明顯是人的樣子,可是做的時候明明不是看人的形狀,大概就是這樣,小陽還是叫他機器人,那就繼續當機器人吧。



另外一個作品是意外的成果,在把模型版切下要的形狀後留下的東西被注意到,發現它的組合還不錯,而且其實是有點依人形剪下,所以剩下的部分圍起來剛好就是舞者,可以代表它的空間,環繞起來是跳舞兩人間的移動 ,中間給他一點流動性,看到的人幾乎都說喜歡這一個,真的是有點意外的結果,不過這就是為什麼要不斷的去做東西的原因之一吧,也許能夠獲得什麼特別的也說不定,隔好久才寫突然都不知道該寫什麼。

Friday, October 14, 2005

機器人



是機器人,當把我的作業組合起來的第一個感想,因為各部分切的實在太明顯了,就像機器人一樣身體裝上頭和四肢,硬梆梆的移動,而且就像Ian說的感覺好像只看到一個人,而不是兩個人間的關係,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會變這樣。還是沒有去找他到串接的方式,而且比起study的那些東西,改成堆疊後做起來很無趣,單純的去切、折和黏,看著形狀去做事,少了之前推壓的變化就變成死板的工作,雖然做很久,但是自己也不喜歡他,在present的時候自己講了覺得不好的地方,study的時候做太少東西,以致於final做失敗來不及重來,現在只好再重來一次囉。

再回到推壓成形的方式,不知道還要多少嘗試,希望能有好的表達方式。

Wednesday, October 12, 2005

電視冠軍之faomcore戰

對你來說foamcore是什麼?

常看電視冠軍的人對這樣的問句一定不陌生,這段期間我們這block就像個比賽會場,當然成品精緻度差很多,但是有那種感覺在。

從最初foamcore的性質開始研究,大家進入變化組合階段,我先用模型版來協助study,框出一個個平行四邊形的框,想從中找到平行這一個基礎關係的特點,一層一層疊起,被問是不是要賣鍋燒麵,哈,還真有那麼點像,後來用foamcore做後讓它站起來,做出活動的機關,希望在這可動的model中能夠讀到點資料,平行的遠離與靠近,開開合合,一邊測試一邊做,所以很不牢固,還被說像雜誌架,大家聯想力越來越豐富。之後為了做出cross的感覺,將邊折了一下,想要它有不同程度的突出,切幾條後發現折一折竟有旋轉的感覺,在找的東西就這麼慢慢浮現。



從兩邊壓縮,錯開,旋轉,這樣的動套用到模型中會有什麼效果,但是又希望平行的移動能跟穿插、旋轉結合,兩個的移動方向垂直,要怎麼樣才能裝在一起,開始研究起機關,像和式門的拉合,後來發現要高度的精確度而且要有高超的技巧所以放棄,一直在卡楯上面鑽研,終於弄出個可以裝在一起的方式,但是弄完才赫然驚醒我太投入這方面的東西,已經把作業的主旨不知道丟去哪,太愛玩了,怪不得以前性向測驗機械方面總是很高分。



驚覺我該做的事以後再度開始思考,看看被我搭在一起的兩部分,實在不喜歡,因為上半部的喜歡大過下半部,而且變化能力較強,自然而然就丟掉了雜誌架,進一步的來研究,有沒有可能一個動作包含三個關係,那有沒有一種model能詮釋三種關係,我想它能辦到,所以就是這樣。面對面,背對背,前折後折,希望能有足夠的能力來展示tango的動。



之後Ian叫我試試有沒有辦法做出來,所以當場動工,有點難折,不過似乎還能接受,只是做出來以後覺得有點亂,問問是不是要這樣的感覺,Eager說旁邊接合的地方像跓了柺杖一樣,這麼一說還真像,把它拿掉,覺得是一圈一圈向上爬升,可是Eager說可以用一段一段堆疊的,恩,繼續嘗試,不過少了兩邊就跟一開始的測試沒了關連,覺得堆疊要折出自己想要的形狀比較容易,也少了切好折好後那一推形狀出現的驚喜與樂趣,時間在倒數,怎麼做好真是有難度。

Saturday, October 08, 2005

補進度



算是禮拜四上課的進度,因為之前呆滯太久所以沒做出來,雖然上課完以後說的好像是該換個方向做的意思,不過還是用模型板簡單的做了一下,沒有弄得很精確,不過大致感覺是這樣吧,不知道要說些啥,只是覺得補起來了,就記一下。

主要的想法跟禮拜四說的一樣,希望能用力量來轉化出空間,比較彎曲的是女生的部分,因為找的是有旋轉動作的frame,女生整個身體有扭轉的感覺。而男生部分則是比較直挺,有點支撐的感覺,所以力量是直直的拉開,中間的環狀是表示手的部分,覺得手的地方牽在一起有環繞的感覺,而手的拉合牽動身體間的距離,最能表現他們之間情感所在,於是出現這樣的東西。

兩門課

今天的表現法比較有從做中學的感覺,因為之前上課不是比較偏談話性的就是整堂課都在畫,今天則是有畫也有講解,好像比較有在學習一樣。

從直線來到圓,一排重疊的圓還真難畫,從參考線就歪掉,直線的功力還是很弱,儘管Arthur說我們畫的比東海好,畫重疊的圓還會被前一個圓給影響,有難度,不知道啥時才能達到圓規的境界。之後討論了一下圓中cube的東西,空間真是奇妙的東西,不同的表現方法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把空間的部分用重線畫出來才能明確的看到。因為坐在中間,所以我的紙被拿來給大家畫,上完一堂課好像拿了一份教學講義,哈,歡迎大家使用。

構造與材料也進入下一步,來到金工的部分,處理金屬的時候有很大量的火花,真漂亮,勉強彌補了我們一直放失敗的煙火。防護用的面罩,整個戴在頭上的很帥氣,好像在玩虛擬遊戲用的,可以隨著外面光線的變化調節透視度,很強大的樣子,可惜需要太陽能協助所以晚上功能弱,手持式的像綠野仙蹤裡的鐵樵夫,也有它好用的地方。金工還蠻有趣的,可是相對的危險度也高,我們要注意做工的安全,感覺今天在做的時候一邊講了不少東西。

其實這兩門課都還蠻有趣的,不過一起擠在禮拜五,Arthur常常會因為有事晚點到,上完課都蠻晚了,所以楊老師總是比我們早進到工廠工作,我們也沒辦法花很多的時間在表現法的課程上,實在有點可惜,上完構造與材料都七點左右,今天在外面還靠延長線上的小燈照明,感覺老師上到這麼晚也很辛苦,不知道有沒有變動時間的可能。

Friday, October 07, 2005

one by one

第一次個別指導的設計課,還是幾乎都聽了,想說聽聽別人的也許能得到點什麼東西。

這次作業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前一天半夜跟小陽和汪仔在那邊玩foamcore(終於知道怎麼拼了)製造一堆碎垃圾還是沒啥進展,maybe真的跟我們的測試模型太小有關。汪仔早一點的時候還問我們有沒有過一點想法都沒有的情況,他說以前做作業從來沒遇過,這次真的就是空白一片,很多人都被突然出現的foamcore給弄呆,還出現每個人坐在位子上呆滯互看的情況,老師們一定覺得這種狀況很糟吧。

其實玩一玩發現foamcore的可塑性還蠻高的,比珍珠板還好彎折,也許能產生很多種變化,但是就是弄不出個東西,會想去找舞蹈中的某些東西去轉化出那個空間,不過想到foamcore總是有種硬梆梆的感覺,所以卡很久,這就是為什麼Eager和Ian一直叫我們要去做的原因吧,我們總是想太多,沒有嘗試所以一直被卡著。這次的結果,聽了大家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太多的分析,覺得是因為我們一直去注意量化的問題,因為要求準確度在,又會focus在每一個動作都要有意義上。還有很多人去做切片,我會去切的原因是上次Ian要能在模型中看到每一個關節,完成後要畫出每十公分一個剖面的圖,既然定在一個frame下就很容易出現這種舉動,不是微分流行的錯啦。

在上課前產生稀少的東西,選在很前面報告,因為希望早點聽到一些意見,能夠有一點方向,也可以放心聽別人的。之前比較注意的部分是力量和兩人間平行、cross和旋轉的關係,先做一些關節點的分析來產生一些data,卻無法做串連,後來還是比較想去看他的力量,找出扭轉的感覺,希望能讓力量的拉轉自然的去產生他們之間的空間,不過Ian要我去做的似乎是要focus在我找的三種基本關係上,在做的時候有記得他說過一個動作有可能同時出現三種情況,也去找了一下這樣的動作,結果發現這樣的動作都有很明顯的力存在,所以注意力被吸走,偏掉了吧。

anyway,這次沒做出什麼東西來,禮拜二前要多費點工,會有個熱鬧的週末了。

Tuesday, October 04, 2005

匆忙的一堂課

到上課時間才知道今天的設計課只上到四點,因為有西班牙的大師來演講,於是我們很迅速的報告、迅速的檢討,基義老師還在旁邊倒數計時,有沒有這麼趕阿。

這次作業有一些人去想新的東西,我是照上次的繼續發展,一直不知道要怎麼去表現那個力量,在桌上趴著睡覺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想到把紙那樣折,這樣可以拉又可以轉還蠻好用的,所以就繼續做下去,其實還蠻怕後來如果失敗來不及換別的方式,總之還是完成了。



覺得這次的上課跟之前好像有不一樣一點,Eager和Ian比較清楚的告訴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只是在快結束的時候突然訂了下次的材料,真是有點愣住,因為前不久聽完的建議完全沒講到這回事,這樣一來大家都要改變做的方式了吧。

下次的目標像是把這次的東西切下一塊放大,一直都只去注意整體變化,因為上次的sketch被說要注意各種動作間的連貫性,所以認真的去研究一下舞步,Ian說有沒有可能一個動作中從頭到腳有我所找的三個基本關係,赫,我倒是沒想過能有這種情況出現,看來還是要好好觀察一下,然後想想怎麼用"封扣"來完成。基義老師對大家的東西似乎不是很滿意,sketch不行,模型只有小陽的符合低標,大家還要再努力囉。

題外話,"封扣"還真是難買又貴,昨天晚上在真善美窩超久,一直搞不定,後來老闆的存貨還不夠,去了藝友也是只有一些,材料也難買。

回到課堂,上完課就上樓去聽個演講,覺得Fredy Massad的口音頗重,聽不是很懂,加上自己英文差,整場演講不知道聽進多少,真佩服學姊可以弄得很清楚然後提問,英文要加強。不過看到很久沒看的辛普森,真有趣。

Saturday, October 01, 2005

站著也會睡著的一天

昨天Arthur因為評圖所以來的有點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課前時間多我們又開始搞怪,還削蘋果要給Arthur吃,雖然最後沒有拿出來。一如往常的泡咖啡,遇到數位組的,聽到我們每堂都幫老師準備,他們說那他們不就太不尊師重道,其實是我們比較愛弄東弄西的。

Arthur這次沒給我們練習,先讓大家坐下聊聊,問我們為什麼建築值得讓人看,為什麼建築值得去討論,幾個人講講想法,最後Arthur要說的其實只有一個字,就是"準",他說建築不管怎樣最後都會回歸到準這個字上,也許這真的是建築的一大特點吧,可是總覺得比較在意的會是別的東西,就像今天跟高中同學講到的,為什麼我會轉來,吸引我來碰的就絕對不是這個字。

講完以後Arthur拿出他去瑞士畫的一些圖,還有一本畫結構的,Arthur是那種可以把實力擺在你眼前給你看的,看那些東西就是厲害,不知道我們要學多久的表現法才能辦到,真羨慕可以用圖畫記錄生活或是表達想法的人。因為晚上課,加上講很久的話,一上上到四點快半,於是我們多了回家作業,直線的練習開始了。



接下來的構造與材料,楊老師還是很認真,先自己準備很久。一開始看看大家的作業,初碰跳鋸發現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操作的,兩片接合的木板做的有點卡,不知道老師對著它看的標準是什麼,不過老師說不是在檢查,just look。上課一台一台機器介紹,連老師自己都說很像購物頻道,哈,真的很多樣化,每種還拿木頭示範一下,各式不一樣的工具都有不同的用途,手提式的適用於大材料,可以跟著材料走,大台的機器則是要材料走動自己被處理。這一上又上到快七點,上到最後不知道是因為工廠空間小人多所以空氣悶,還是真的累了,超級想睡覺,站著都搖搖晃晃,老師還說一句大家都累了,真對不起,我還是有認真在聽的!快進入金工的部分,不知道裡面還有多少神奇的道具,過不久就要搬到二餐地下室set up了。

Friday, September 30, 2005

探戈的第一次接觸

以前上有氧的時候因為作業關係看了不少舞蹈表演,從別人的畢業公演,民俗舞蹈、佛朗明哥到現代舞,很多時候我的觀賞都是因為作業而存在,不過也因為如此會更加認真的去欣賞,仔細去觀察體會,回到宿舍再回想一遍寫出心得來。從以往的舞蹈接觸經驗到現在,探戈還是初見面,而作業形式也從文字報告轉為sketch,是一個新的嘗試。

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看著影片裡有點混亂的舞步,深深覺得應該要學一下比較有感覺,不然光看很難去感受,更何況不像以前是看整體表演,而是要去詮釋空間,儘管在之中我去旁跳了有氧課,結果只是被老師操一下,加上太久沒跳的混亂,儘管還看了以前直排社招生表演的影片,結果只是發現很久沒練很想動一動,在lab的位子上腳很不安分的動來動去。

拿著筆亂畫亂畫的,看汪仔很厲害,每一次畫出來的圖都很漂亮,不像我計算紙上面亂七八糟醜醜的線,加上小陽三個人半夜被探戈困在這,其實每個人進度都不多,很多時間都在呆滯狀態不知道能做什麼,真感謝他們兩個沒事就會一起討論一下,而且大多時候都是他們在講給我聽,因為我一直在空白中,跟小陽說我們真該學一下怎麼跳,小陽還說不然我們來跳,哈,哪這麼厲害。葛林則是在趕著他上次未完成的作品,切好久,似乎離完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課,Eager再度出現,大家很心虛的拼命拿東西出來招待,真的好像人到我們這block就像到我們家一樣。內容,其實大家都還是霧茫茫的,抓不太到我們要抓的東西,但是大概都有自己找尋的一個方向,像汪仔看到的肌肉線條和跟隨關係,小陽注意到的節拍,雅靜找出兩人間的距離,盈柔看到舞者身體和情感間的纏繞,聖軒兩端不等重的旋轉小模型,葛林很像上次作品的一個sketch。

我則是從力量、伸展和動線來看,因為覺得這是舞蹈很重要的元素,原本看這些東西會聯想到水,因為水也是很柔和卻帶有力量,流動的水會互相融合,有一個流暢的動線在,遇到阻礙物激起水花的瞬間,與探戈重音停頓的部分,一種很強烈的對應,可是我找不出表現的方式,只從水的流動路線來出發,搭配我找到的力量延展、兩舞者間的移動交錯構成的簡單線條來建構起我的sketch,沒想到這單純的線條是得到認可的,只是我要開始想下一步該怎麼做。



其實在評我的作品的時候講的東西不是很多,而且很多時間在搞笑,像Eager提到「旗語」我竟然聽成「旗魚」,頓時愣住不知道怎麼會突然冒出魚來,還做出魚跳躍的動作,其實Eager只是想說每個動作都有意義存在,Ian說可以試著用兩隻手同時畫出男女的動線,可愛的汪仔竟然當場試驗起兩手畫來,最後Ian說大家都還在摸蜊仔我已經可以烤來吃了,我只想到香噴噴的蜊仔,忍不住叫出好幸福,真是不知道在想什麼。

大概看起來,我的東西只是有個可以繼續走下去的起步,在動線方面女生轉圈出去的部分跟主動線的關係薄弱,似乎是disconnect的,還要試試看如何去抓住兩條線的主從關係,在串接時的相互關係,兩人間的關係及一連串動作在空間中的關係,而且可以去注意各種狀態間的轉換,還有很多要觀察的,Ian說他已經可以看到我的結果長什麼樣子,這種話真是令人害怕,因為我什麼都還看不到,希望下次不要讓他lost了。

這一次還在摸索中,禮拜一是個關鍵吧。

上完課為了讓我們能盡快進入狀況,Ian和Eager還陪著我們看完 Tango這部片,大家完全的看電影心情,還準備了飲料和爆米花,在歡樂的氣氛下研究我們的作業,這就是我們的作風吧。Tango頗長,一直看到八點多才結束,裡面有些比較清楚的舞步可以去看,還有明顯的光影對照,希望對我們的作業有幫助。不過在看的時候,中間有一段舞者們分成兩半在排練的畫面,竟然讓我想到周星馳的少林足球片段,一群人在街上跳舞的樣子,好像。

Tuesday, September 27, 2005

迎新大辦桌

一開始收到這個主題就覺得很特別,看到學長姊們做的海報超讚,把老師們剪接變裝,忘記是誰說好險基義老師剪接完還是黑衣服,不然老師會把海報撕掉吧,哈。

上完設計課地下室已經被布置完畢,播放著很台的歌的MTV,有閃亮三姊妹之類的,學長說他收集好久,真是太強大了。還有五彩燈增加氣氛,擺放著外面辦桌的大紅桌。

迎新變裝不認真會被懲罰,但是其實被處罰最多的是老師們,最先是基義老師,被說都穿黑衣服,而且沒變裝,硬是在外面幫他穿了白色閃亮亮的Bra,難得能看到老師被破壞形象,其他老師也稍稍被改變,Ian突然被留下來參加迎新不知道有沒有覺得誤入賊窟的感覺。最可憐的是君昊老師,剛從葡萄牙回來就來迎新,所有老師馬上把身上被變裝的丟到他身上去,君昊老師很認命還說這是小case而已。

接著唱台客歌加自我介紹,練柔道的啟平超強,摔了好多人,小陽被摔以後每個老師輪流被摔,正常來說有那個學生可以這樣把老師過肩摔的阿。我穿了欣怡借我的亮片裝,超害羞不敢把外面的T恤脫掉,結果被學長拖上台的時候被大家洩漏,叫我當場脫掉,真可怕,去台上很蠢的穿著台客裝拿著螢光棒伴舞,Aleppo說就是要多收這種學生,真讓人黑線。

研二以上的所對就比較可憐,每對都被Aleppo拱出來又親又抱的,嚇死人,一堆勁爆的話和超猛的舉動,Aleppo一直說這是學術殿堂,叫我們看看旁邊有音樂所和應藝所,結果自己是主導的人 。

整桌的好菜沒吃多少,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不想吃,結果現在懷念那些菜了。喝了酒以後脹氣很嚴重,一直噁氣,果然還是要約束,跟Aleppo說我身體不好不能喝酒,Aleppo還是給我半杯,結果基義老師一過來就加滿了,阿阿阿,小陽也不能喝酒,大家一起來破戒。

迎新很high,結束以後還有學長彈吉他表演,很強耶,整個表演很自然的感覺,今天晚上很歡樂,儘管我們前一天很操,突然想到又忘了放煙火了,到底啥時能成功。

Monday, September 26, 2005

Final Presentation of Ocean Park


這堂課開始出現作品來不及做完的情形,上課前好多人在趕工,讓Ian到了以後還等我們,真的很對不起,就像基義老師說的時間也是設計的一部份,要好好掌控。大家受了聖軒的影響,每個人都越切越細,拼命的分割,所以出現了奇特的現象,先做完的看其他人還在奮鬥就來幫忙,厝邊隔壁,樓上叫樓下,大家來熱鬧。

我的作品跟上次的方式差不多,也是用撕和折的方式來表現顏色,只是上次是從透明度的角度來看,這次卻完全的忽略掉,把顏色個別抓出來看,也因此造成從整個表面看起來沒辦法看到整張畫的感覺,必須分層打開來看不同的顏色,真是很容易去忽略一些東西。Ian說比較喜歡小塊的部分,可以看到顏色在打架,可是大塊的部分沒有這樣明確的區塊,所有顏色混在一起,我不知道怎麼去分割,而且它的顏色有連慣性在,只好還是整個撕起來折。

從紙的測試開始,發現一張紙的極限可以撕到六片,最後希望能取出四層來看,分別代表紅、黃、藍和底層,做到一半看大家都拼命細分,也換過方法切格子,再依不同顏色翻起不同的層,結果卻沒有用折的方式好,所以又回歸原本,只是做小模型時分成四層還蠻容易成功的,換成50 * 50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一連串的測試加上做失敗,桌上的廢紙越疊越高,手也開始會痛,到最後沒力可以去撕,只好屈服,捨棄底層,原本還想是不是該換個方式,因為上次上課說過,如果沒辦法達到自己希望的成效就是方法錯了,這時就要換一個方式來嘗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算方法錯誤,當弄不出來的時候會很不甘心,一直要去試,雖然會自己說再一張失敗就放棄,可是就很想弄好它。

感覺今天的結果比上次好,其實要是沒有也太糟糕了,不過這樣看來,不是一直切割就是好的,量化是怎麼一回事,還有我們對於數位的應用,要好好拿捏,太過也不是個好現象。


課的後半段看了支有關探戈的影片,是我們下次作業的題目,看完真是當場傻眼,這要怎麼做,Ian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的時候還真是不知道從何問起,從兩個舞者間的空間來做發揮,基義老師還講到motion capture,這不是我們當初數位娛樂工程的東西嗎,還有不知道當初哪組的專題就是去擷取動態人物,每樣東西都可以牽連到數位轉化的部分,不過我看探戈是舞蹈,也會讓我聯想到花式滑冰,所以明天來去跳個有氧溜個直排看看有沒有什麼想法吧,哈,其實是想運動自己找藉口。

If We Hold On Together

這是高中時英文老師Tony教我們的第一首歌,老師特地挑它送給我們,後來變成了班歌,雖然我們班也許更愛其他歌,像是Moonlight Shadow之類的,不過它的歌詞棒又不錯聽,剛剛聽到突然覺得也許很適合送給我們大家。

If We Hold On Together (相繫相依)
-------------------------------------------------
Don't lose your way with each passing day
You've come so far; don't throw it away
Live believig dreams are for weaving
Wonders are waiting to start
Live your story Faith, hope, and glory
Hold on to the truth in your heart

## If we hold on together
I know our dreams will never die
Dreams see us through to forever
Where clouds rool by for you and I ##

Souls and the wind must learn how to bend
Seek out the star Hold on to the end
Valley, mountain, there is a fountain Washes our tears all away
Words are swaying; someone is praying
Please let us come home to stay
(Repeat ##)

When we are out there in the dark
We'll dream about the sun
In the dark we'll feel the light
Warm our hearts, everyone

If we hold on together
I know our dreams will never die
Dreams see us through to forever
As high as souls can fly
The clouds roll by for you and I

這兩天

除了被范小弟找出去以外真是單純的作業日,因為跑出去而沒跟到北美館,小可惜。

感覺這兩天就是一直跟紙奮鬥,好像跟他打架一樣,使力地撕的稀八爛,maybe跟模型版真的有點熟了吧,至少都把他解體了,手小痛,盈柔跟小陽說切到把刀子從手中抽出來手指還是彎的,必須用另一隻手去撥開,聽起來很搞笑,而我則是撕紙和摺紙,弄得大拇指和食指很痛,沒事還被刀子插幾下,不知道這次大家拼一拼能不能過關,感覺我們的作業讓老師們很失望。

每次Ian跟Eager來到我們的位子都會嫌太乾淨,這次桌子堆滿了測試品跟失敗品,不知道有沒有符合髒亂的低標,小陽前天晚上還說以後什麼東西都往地上丟,掃把收起來,不准有垃圾桶,這樣我們位子才不會太乾淨,我想要是真的這樣的話最後我們自己一定會受不了吧。

剛剛聖軒還幫大家做早餐,一早就有豐盛的早餐送到家,還附飲料勒,真的是太享受了,大家平常沒事也是食物分享,繼續窩在這一定會胖很多吧,都沒在動還一直吃。作業作完了,我也醒了。

Friday, September 23, 2005

健康日

今天的充實是從表現法開始。上次Arthur的model氣質煞到盈柔,今天汪仔竟然很直接的跟Arthur說你的領口可以開大一點,因為上次有兩顆扣子沒扣的帥氣,Arthur應該很黑線吧。

上課一開始,Arthur說他準備了音樂,放起音樂我們在汪仔教練的帶領下做起暖身操,聽說會酸痛的。第一次的動筆讓我們畫free line,A1大小的紙隨我們畫,垂直貼在櫃子上練習懸腕,一直畫一直畫去找手感,練習拉線、練習轉筆,整隻手臂引導著筆,整整一個半小時就這樣學著跟紙筆當好朋友,Arthur說近看要有輕重粗細,遠看整張要有空間感存在,光下筆就讓我們膽怯很久,因為一下去就不能斷,必須一線到底,一開始學習的我們畫的線條都很醜很沒感覺,慢慢的會找到方法吧,看Arthur的示範整個動作和線條只能用漂亮來形容,希望也有這樣的技巧。

構造與材料,老師很認真,比我們認真很多,早在上課前一個小時就進到工廠準備,上完表現法還讓我們休息五分鐘,每次都看老師默默的一直做,也不會告訴我們該做什麼,只有需要練習使用工具的時候才讓我們稍微動動手,一個人拼命有股傻傻的幹勁,一種尊敬佩服的感覺油然生起,這是種很讓人感動的用心。

吃完飯正在收信時caro帶著欣怡和大灰來探望我,有點被驚嚇到,怎麼會找到這來,我的訪客一直很多,還不少是突然冒出來的,打擾大家不好意思。不過以前的同學們沒事來點小驚喜感覺還不錯,謝謝你們一直對我這麼好,儘管我現在不屬於資科,94人真棒,儘管我現在幾乎不在寢室,妳們真是好室友,尤其是新認識的欣怡。

晚上MArch1的大家一起去打了羽球,因為聖軒沒去所以剛好三男三女配三隊,一開始跟小陽一隊,校隊高手打啥都強,所以連打兩場都贏,之後跟汪仔一隊,汪仔大概游泳比較強,所以輸給了很兇的葛林和雅靜,不過僥倖贏了小陽和盈柔,哈,我都靠partner的強來打。我們打球很歡樂,整個球場都是我們的聲音吧,一下歡呼一下大叫,雅靜的"赫"有贏球的氣勢,還有很可愛的"救命阿",整個過程盈柔都超級歡樂,真是high到最高點,運動完整個心情很好,精神也很好,人果然活著就要動,一直窩著是不行的,抓到校隊練球的時間,以後有機會就要動一下 !!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05

redo

又來到設計課時間,我們對於時間的掌控還不是很好,所以前一天熬完作業,早上的英文課是派代表出席的,真是對不住人超好的英文老師。而且在時間因子下大部分人的作品沒有非常健全的完整性,於是今天沒有一個很好的成果。

今天一再地提到關於材料、限制和制式化的問題,我們要去研究材料本身,讓材料告訴我們它能做出什麼樣的呈現,而不是我們去想要讓材料變成什麼樣,我們要學著與不同的材料對話。還有對於Ian給我們的限制,並不能拿來當作一個失敗的藉口,如果沒有辦法在這樣的限制中去達到一個好的效果,那也許就要換一個表達方式,這也是一種訓練,我們要讓它能夠看到更多的layer。至於制式化,也不知道該不該這樣稱呼,就是一些有關數位化還有量化的問題,老師說我們要主觀的去判斷,客觀的分析,最後理性的呈現,因為我們學的是建築設計,跟一般藝術很大的不同點在於要求精準,如何去作分析,如何取樣,如何去詮釋你所讀到的東西是門很大的學問,重點在於不斷的try and error,這是一種經驗法則,多嘗試總是好的,我們現在常常會遇到瓶頸,沒有辦法有新的想法,這是一定要去突破的,慢慢的瓶頸出現的頻率是會降低的。對於機器切割、linear form和建立一套system也有一番爭辯,其實像這樣有問題也好,可以聽到更多的東西,也因此發現做筆記在這種課也許還是需要的,一時間提到很多方面,其實我們還缺少很多基礎,該記下來好好想想的。

這一次的作業蠻特別的,因為想法總是簡單的我竟然被說跟其他人顛倒,想的複雜做的簡單,其實我也是從一個很單純的點去看,但對於我想的東西用太過粗糙的手法去做,對於畫要多觀察,讓想法跟畫能有更大的關連,不然在我的紋路中沒辦法看到畫。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要是有意義的,為什麼這麼做都要有一個理由,否則如果單就美感層面來看,每個人的觀點不同,而失去了意義就沒有說服的權力,每一步都要去想,這真是個布瓜的世界。

因為沒有很好的結果,我們仍然無法擺脫這一系列的Ocean Park,整個課程往後拉,禮拜一還要再交一次作業,最後還講起時間的問題,eager說早在第一堂課來就叫我們那天睡飽點以後沒得睡,學會熬夜似乎是我們必須會的能力,Ian說他試過四天沒睡不會有事,我想,這也是一種try and error嗎?拿自己的身體來try,當垮掉的時候就是出現error,再換個方式去熬,聽到滿是咖啡因的小藥丸覺得有點過頭,學著去找尋平衡點吧。

Yesterday

昨天是個作業天,早上把下午的歷史與理論作業生出來,晚上屬於設計作業。

歷史與理論多虧汪仔的鼎力相助,讓我和雅靜迅速進入狀況解決作業。上課,感覺比上次有趣,歷史似乎不是這麼無聊的東西,有提問有討論就不會枯燥,加上照片解說,可以看到清楚的實例。

這堂課主要針對古典建築來做討論,講到柱式,以及古希臘羅馬的建築異同,老師帶我們從自然模型與文化模型來做探討,自然模型指的是從大自然中得到的,所提供的形象沒有人文因素的介入,而文化模型則是含有人為意志,是人所創造出來的東西,這些模型提供形式的可能性,而形式又分為內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很容易猜到,內在形式是比較抽象,較不受到視覺干擾的,而外在形式則是具象,比較容易產生聯想關係,這兩種形式存在於每樣東西中,要靠什麼去分別?我覺得老師在舉例方面還蠻容易讓人理解的,講到寫書法的臨帖,一直臨摹有可能成為書法大家嗎?沒有聽過顏真清第二,也沒聽過柳公權第二,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工法才是真正的大師,那為什麼要去臨摹?因為我們在學的不只是它的外在形式,也就是字體的樣子,還包括了內在形式,學字的架構和運筆的技巧,有了內在的東西後才能去產生屬於自己的新東西,很容易理解。

其他內容大概都是書上比較容易看到的,比較制式的東西,在解說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築的特色異同,我覺得這堂課很重要的部分是當我們提問時老師不是純粹的給答案,而是帶我們去想,也許是個突然的例子,會一時不知道為什麼提到這東西,但是最後總是出現相關的問題,進而自己看到答案。

下了課偷偷來個happy time,大家合訂了八個大pizza來吃,要去拿pizza一踏出地下室的門,巧遇絢麗的天空,雖是颱風到來的象徵,還是不禁大呼好漂亮,很青但是顏色淡淡的藍,配上很分明的橘色雲,時間抓的剛剛好,再度回到學校時天空已經轉暗,黃的底,黑的雲,看起來還有幾分的恐怖。

晚上就是作業大戰,應該是到現在最壯觀的熬夜了吧,葛林還帶了棉被枕頭來,大家做做睡睡到天亮,隔壁則是很歡樂,一下講冷笑話,一下看電影,怎麼會差這麼多,雖然說我們也總是很歡樂,不過昨天還真是有點低沈。早上的英文課大家都虛掉,老師說剛開學兩個禮拜就這樣以後怎麼辦,還強烈建議大家考慮一下要不要這學期修英文,以後要改變一下作息囉。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05

死亡

今天一到lab就面對很多魚的死亡,咖哩說"菜頭你醬做對嗎",bubu說"你乾脆只養水草算了",其實從得到魚的那天起我就花非常多的時間在上面,一開始是很舒服的,身邊有點生命的感覺差很多,但是當魚開始會互咬,出現很多不正常現象的時候就開始擔心,每天都會盯著魚缸好久,很怕他們出事,發現不對勁就要想該怎麼辦,問過mason,網路上的文章也看了,但是找不到根本原因還是無法解決,算是一番折騰阿,每當把死掉的魚抓出來的時候心情也是很複雜的,整個情緒會大大的受到影響,從看到第一隻死掉的魚快哭出來,到今天找到不見的魚完全驚恐不敢看牠的感覺,真的很難過。

晚上發現了兩隻特別兇的魚,他們的樣子不像是搶地盤,而且經過昨天晚上的一片混亂後很清楚看到剩下的魚的情況,覺得不隔離不行,更何況又一隻被咬死的魚出現,整個尾巴都不見。多虧葛林幫忙,用盡各種手法總算把魚抓出來,然後討論用什麼容器,要怎麼樣放才不會讓牠們死掉,做這些工作非常痛苦,一來抓魚不只嚇到兇的魚,還嚇到其他可憐的魚,而且不管怎樣都是不希望牠們任何一隻死掉,做完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雜七雜八弄一弄也一點多了,看那些魚的生態,有很多現實面的問題,強者不斷的發動攻擊,弱的不是靜靜被欺負,就是嚇到躲在角落不敢動,還有被追著跑的,覺得有些已經是病態,也有旁觀者的角色,小小的水族箱就展現一個小世界。

目前,maybe算是整頓完畢,心情非常的沈重,只祈求牠們能好好的活下去,小Q聽到我的目標是要養好魚,很感動的說怕我難過會灰心,我只是想認識牠們,好好照顧牠們,希望小小的願望能夠實現。stak聽到我在弄魚,而且累積了一堆作業,問我後不後悔選了建築所,沒想到這麼短時間就得到這個問題,很肯定的回答了不會,至少我喜歡MArch1的組合,我喜歡上課的方式,我喜歡所學的東西,我想我得更努力些。

今天去旁聽了老師建議我們旁聽的設計專題,應該是設計組研一研二的人都出現了吧,加上我們MArch1,是難得一見的大班級,不過不是很清楚這堂課的內容,聽的霧煞煞沒聽進什麼,只記得老師說上這門課是要發現更多問題而非找到更多的答案,有點妙,不過覺得我們的課比較有趣,哈。還看了點歷史與理論的東西,老師規定的書還差很多沒看,這樣的東西有點看不下去,但是它應該是必要吸收的一些常識吧,希望明天能有多一點的進度,禮拜四還有設計課作業要交,這一次能有什麼成果?

----

去了直排,遇到金啟平,我的新同學,小文在元智的社團學妹,不過聽說是他第一次出現,也會是最後一次了。整個社團招生還沒有動起來,還有很多要做的事,還是讓小文和我兩個研究生管起來了,傳承做的不夠好。學校的溜冰場也很糟,做完第一期工程後就丟在那邊,沒有維護,第二期工程還在招標,打了蠟的溜冰場我們只能自己清洗,既然學校都花了錢,能讓它發揮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