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3, 2006

diagram的誕生

1155665 4433221。這是大家兒時熟悉的旋律,在日本叫做「閃亮的星星」,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小星星」,但其實這首歌原名叫做「Ah! vous dirai-je , Maman(阿!媽媽 我要告訴你)」,是首法國歌曲,莫札特於1778年初夏停留法國時將他改為我所選的小星星變奏曲,全曲包含一段主題旋律與十二段變奏,變奏的部分有添加合弦、拆解合弦、變調以及改變拍數,是一般變奏曲可見到的手法。

一開始研究它為什麼適合當作兒歌,有簡短的旋律,不斷的重複,有點輕快,就像在對小朋友講話一般,我想這是原因所在。還發現鋼琴很奇妙的地方,連續與不連續,琴鍵是離散的,音符是離散的,但旋律卻是連續的,反而在同音的部分會有些許間斷出現,感覺之間有種矛盾存在。

來到正題,一開始選取變奏曲就是認為各段之間應該有這麼一點關連在,於是開始做比較,先從大略的音調變化,發現每一段都遵循著一個固定的起伏,由一主旋律A帶領,搭配一副旋律,進行A *A B A' 的公式,且除最後一段有35小節外,其餘各段都是24小節,有著很明確的對應,於是取出重複最多的A旋律來做更細的比較,也就是每段的前八小節,剛好是歌曲的一段。

將主旋律的每個音符畫成一格,兩個音符一小節併為一大格,以下十二段比照辦理,用格子來對應音符,因每小節長度一致故大小相同,音符隨著其節拍佔有不同大小的格子,再因為合弦的出現,讓音符在那一拍所有的比例減小,而造成橫向的切割,這樣的分割形成不同大大小小的格子,為了能有更清楚的對照,我開始嘗試標出它們與主題旋律的相關點,於是將同音的格子塗黑,我想這樣就能夠看到隱藏在各段中跳動的主要音符。

上課時Nancy嘗試幫我找到更多的規律,讓我能有下一步可走,而不是產生diagram就OK,還要知道從中能看到什麼,原本覺得只有分析右手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左手,因為有時主題旋律是隱藏在左手中,但後來把分隔消去後很清楚的文法產生,每一段都有著自己的規則,因此diagram不用新增,而是加強整理工作。

這一堂課我們又讓Nancy大大的shock到,她發現我們生活如此的枯燥,沒有一些其他興趣的培養,但學琴12年的她不敢說自己會彈琴,只說是興趣,那學著簡單歌曲的我們又怎麼敢說上過課,小時候一星期一次的各項才藝班也只能說是遊戲。在田徑校隊的她面前,我的運動叫做玩耍,帶的社團營隊好像在騙小朋友一般,到處旅遊只是愛亂跑,Nancy說美國真的很大,各式強者都有,我們還差很多很多,要有機會再去美國要叫表弟們帶我到處看看。

再碰藝能課

在交大四年,跟別的大學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交大沒有國文課。一直以為大家都是一樣的,初聽台大規定要上國文課時還有點羨慕,後來發現幾乎是每間學校的必修,才知道是交大理工化得太過徹底,只能在通識課選修。

這次來到東海發題,從Nancy手中得到題目,Music! 高中畢業後一樣只會在通識課中碰到的領域,不知道多久沒有認真的看譜,多久沒有去瞭解上面一些英文單字、線條、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但Nancy說就算不會看譜也沒關係,把譜當圖來讀就行,看樣子在音樂上的程度並不會影響到這次的作業。

回到交大,說不用理解其實是很難辦到的,還是從各種資料下手,Nancy給的三位音樂家,巴哈、莫札特、蕭邦,求助於鋼琴社和吉隆,順利取得樂譜並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還在網路上找到各式各樣清晰的樂譜(偷推一下好網站,大陸好像都不用管版權的 http://piano.qiansai.com/scores.htm),開始我們的分析。

頗懂音樂的吉隆提供很多有用的訊息,甚至告訴我這三位音樂家比較重要的方面,該取那些歌,對於需要短時間進入狀況的我們有相當大的幫助,但最後還是受到前鋼琴社員令琤的誘惑,選了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自認為變奏曲的特點比較容易著手分析。

第一堂課大家都還在混亂中,找資料就花掉我們大半時間,我還看了莫札特的傳記電影--阿瑪迪斯,盈柔也去看了部有關小朋友學音樂的電影,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對我們來說是不是真的有幫助,還是多消耗掉我們的時間。大部分人都只有確定歌曲還有做一些介紹,大概訂下我們的發展方向,於是張爸像Nancy一樣出了上課作業給我們,讓我們短時間內畫個簡單的diagram,才比較放心的下課。

-----------------------------------吉隆大哥講解專區------------------------------------------

他們三個要講異質性還好講,講同質性就不好講了。
講異質性可以從複格一路講到浪漫和印象。
那會不會他們三個風格差很多就是一種同質性,

感覺上就是沿著時間線走過來的。
沒有誰偏誰多一點,那種感覺像是從古典走到浪漫來說的話,
莫札特剛好切在正中央,如果是貝多芬的話好像就偏浪漫了一點,
三個人出生自不同國家、德國、波蘭、奧地利,民族性也不同。
三個人學習的路線不同,
一個是先小提琴再大鍵琴、
一個是終生奉獻給鋼琴、一個是學鋼琴出身之後亂七八糟什麼都出一點。

*我猜這一點比較有用,可能最接近建築*
對了,基本上,雖然音樂的曲式、結構、和感覺都不同,
但是一定會有基本的主題部、發展部、再現部。尤其是蕭邦的音樂,
像圓舞曲、前奏曲、練習曲、敘事曲或者即興曲等(我只彈過這五種)
幾乎所有彈過的只要主題部曾經出現過的旋律、再現部一定會明顯的出現。
莫札特也是(請見他的奏鳴曲),巴哈有點忘了,不過好像比較薄弱,
畢竟那時候曲式比較沒那麼完整。不過這又有點泛論音樂的感覺了,
很多音樂都這樣,並不是只有他們三個特別。

巴哈和莫札特適合在白天彈,空間不用太大,要有光,隔音不用太好,
蕭邦傍晚彈感覺會比較好,空間也不用太大,反正可以很自我陶醉,
貝多芬可能就需要比較大的空間,一個人在小房間飆貝多芬好像怪怪的。

彈過的感覺,

巴哈要很正經、莫札特要很愉快、蕭邦最好要心情很不好時談,
巴哈的樂譜幾乎都是1, 1/2, 1/4的拍子,

一點都不即興,一個拍點晚了就想死。
莫札特奏鳴曲也是,但是已經容許一定的自由度發揮。
不過蕭邦就亂七八糟了,像夜曲等簡單的曲子都有即興的13連音,
如果問老師怎麼彈,他會說「憑你自己的感覺」
到了印象樂派的德布希像月光等歌大概就是彈錯觀眾也沒什麼感覺了。

Thursday, April 20, 2006

Robert Smithson -- FINAL

這次final安排來的老師都是女老師,女子兵團上陣,李佩璋老師還有吳藝鈴老師,老師們感覺像是很久的老朋友似的,加上Nancy,評圖時同時激動起來會覺得好像有三個Nancy一樣,形成一種很有趣的畫面。



一修再修畫了好幾次的分析圖得到了肯定,多虧Nancy一直幫我看,然後告訴我哪裡的過程不夠清楚,雖然只有我每次上課都還要帶分析圖給老師看,雖然畫起來真的很費時又一改再改,為了瞭解作品的概念以及變因也找不少資料,只差沒有去誠品訂下那本專門介紹spiral jetty的書,最後有這樣的結果真開心,看樣子有花時間真的差很多。

二樓平面也是歷經好幾堂課的修改,從一開始的亂七八糟到慢慢成形,最後階段Nancy人都出國了還要我用E-mail跟他聯絡,所以春假回家也是不能停歇,好險最後的pattern有過關,我想這一次要是沒有被這樣一步一步帶著走根本沒有辦法學這麼多東西,以前真像是什麼都不會,現在總算稍稍有些瞭解。

倒是圓柱狀的外型和二樓的開窗被質疑,螃蟹洞被提起的時機與圖的擺放位置也不適當,老師問為什麼對於中間的那個軸我要這樣堅持,在一開始產生那個型幫助發展後,到最後應該就能拋開原先綁死的東西,而且在產生二樓的pattern時增加九個spiral在之中,就像多了很多小軸,重心就會被分散,如果這個project再延續一個禮拜的話,這應該就是我的方向,只是會覺得一大片需要保護的濕地被我放gallery在裡面其實就是個污染,要擺的話乾淨簡單的形式會比較寧靜的矗立之中,對於這個環境比較不去打擾,而二樓開個半圓的窗又能稍稍看到裡面的動態,這樣應該就夠了。

另一半不開窗,因為我認為studio要有點隱私的部分,在裡面工作休息比較不會被注視比較自在,但老師們說都把gallery放在大片濕地的中間不就是要給人看,而且做作品已經很悶了還關起來不是更不透氣,我想是每個人想法的不同吧,在我看來做東西就是要窩起來才有認真的感覺,如果真要透氣爬點小樓梯上到能看夕陽有大大開窗的office不是很好嗎?還能順便動一動。

這次的貼圖很糟糕,老師說這樣的貼法是連評都不能被評的,我們第一次這樣一直做一直畫出新的圖來,又每張都一條一條的,所以不知道final該有什麼樣的整理法,雖然老師說每個人都要有板子貼好,我的需要四張模型板合在一起才行,自己假想模型板四塊要一起搬會爛掉就貼白板上,以為只要有排整齊就好,沒想到完全不能過關,重貼又沒規劃好所以貼的亂七八糟,連這樣基本的東西都做成這樣,我們的訓練還差得遠,下次要好好改進。

至於平剖圖,儘管唯彥努力排除萬難幫我們上課,還是沒有個樣,大家都要重畫,唯彥一直很緊張的幫我們排課,希望改完會有差,這些基本技術似乎仍是零的狀態。

評完圖大家問我為什麼Nancy對我這麼好,我也覺得每次上課我都耗費老師最多時間,也因為老師這樣帶才能學到這麼多東西,這是個收穫很大的project,真的很感謝老師。

Monday, April 17, 2006

gallery for Robert Smithson

在這次project進入設計階段的很前面就定下了我gallery主要的型,因為希望人們是在濕地的四處走動,所以進入gallery不要有特定方位的入口,而最簡單的幾何形狀中圓是最沒有方向性的,於是選擇圓當作主體,且Robert Smithson很多作品都是在回復大自然的面貌,這樣的動作含有模仿的成分在,所以我找來濕地中代表動物 -- 螃蟹的洞來最一個呼應,煙囪型的螃蟹洞有著直直的筒狀在地面,然後向下深入,對照之下設定出地下室這樣的一個空間。

但是因為濕地的潮汐,一來希望它能進入gallery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一樓是完全開放的空間,二來為了避免地下室積水難退所以必須將地下室封起,這樣兩個相互連接又狀態矛盾的空間造成二樓的誕生,把二樓的功能設定為串接,假使人們要進入地下室就必須先上到二樓在經由二樓直達地下室的樓梯下樓,這段樓梯在一樓是完全被隔絕的,以避免水的干擾。

這次的題目限定於一個6m*6m的範圍內,並要在gallery中展示三種以上Robert Smithson的作品,因此我圓柱形主體的直徑就設定為六公尺,目標展示物為film、photo以及一個sculpture,一開始將film及photo放在地下室,因為訂螃蟹洞為模仿物,而螃蟹洞在地底下會向四周延伸,在我限定範圍的gallery中film及photo是在平面上創造空間的作品,假設展示牆上一張張的照片都有一個擴散的空間,那和螃蟹洞更能有個聯想。

另一個展示品sculpture我選擇一個1964-1965年間Untitled的作品,原先是希望擺在一樓接近樓梯入口處,取代掉一根柱子的位子,為了上樓人們會向樓梯聚集,那樓梯和雕塑品中間的空間就很像spiral的中心點,有一種收斂的效果,但Nancy說既然我希望沒有方向性為什麼又去破壞掉自己設定的原則,於是開始做調整,先將雕塑品上移到二樓,一開始把他當作一個動線的引導,Nancy說這樣的舉動是OK的,於是在下課時我放進這個作品。



到此時gallery大至暫定下來,開始規劃二樓,盡量小心不要有切派的動作產生,但二樓的平面就是難產,試了各式各樣的方式,最後基義老師建議由之前研讀過的pattern來產生二樓的分割,於是擺入一些spiral找出一些形狀來當間隔,但此時我還不懂由pattern產生空間的方式,連pattern的產生方式都是霧煞煞的,只知道要生出一些東西來就開始亂擺一通,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不合格的。

在Nancy的監督下重新開始,先從spiral jetty的影片來產生新的pattern,由Robert Smithson在影片中讀到的方位來擺放spiral,但給了太多的定義,多了很多自主性的動作,我還是在迷途中打轉,一個二樓平面耗費大量時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新的進展,但在一步步的引導下,總算有點不一樣的東西出現,終於過關,第一次沒有上課還必須和老師用e-mail來繼續進度,進度急迫需要緊逼阿。



一連串的趕工在final前做了作業所要求的東西,但在質方面總是有待加強,對於筆的掌控還是很陌生,模型也不夠精美,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趕上的。

高美濕地

做完一系列的分析後正式進入我們的設計,先是基地的找尋,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猶豫我的目標,高美濕地閃入我的腦海中,除了之前做報告深入研究過外,我還認為它跟Robert Smithson的概念以及spiral jetty有幾個相關之處。



1. Re-treasure – Robert Smithson的地景藝術品大多座落在被遺棄的地點,這些地方曾經被人們使用、重視過,但經過時代的變遷變成荒廢之地,他希望藉由作品讓人們重新注意到這些地方,而高美濕地以前曾經是個水位高達3公尺的海水浴場,但經過泥沙淤積、廢水造成的優氧化以及台中港的興建,使得原本砂質的海邊變為泥土堆積的濕地,人們不再在裡面活動,而退到岸邊觀看夕陽。

2. Time & tide – 除了第一點所提到的時間變遷造成高美濕地的形成,濕地隨著時間的流轉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因,那就是潮汐,每天兩次的漲退潮高差可達近三公尺,時而被海水覆蓋的地表時而出現,像極了spiral jetty環境的快轉版。

3. Visit & experience – 在Robert Smithson的兩種作品Site與Non-site之間有著密切的關連,透過兩者才能夠完全的體會其中的內涵,希望藉由Non-site的紀錄作品激發人們前往Site作品所在地的慾望,進而真正產生一段旅程,於是「拜訪」對Robert Smithson而言是很重要的,高美濕地離台一線不遠,交通方便容易到達,可增加人們造訪的動力。且高美濕地滿佈濕泥,一般人不會想弄髒鞋子,穿拖鞋又會被泥黏住,於是多數人會選擇赤腳行走,這樣的方式能讓人們更直接的去接觸自然,真正去感受到這個環境。

基於以上三點理由,訂定基地於高美濕地。

Sunday, April 16, 2006

spiral jetty的分析

經過一次的概念發展,Nancy認為我們對於Robert Smithson作品的瞭解與掌握度仍然不足,於是要我們再一次的去study我們所挑選的作品,並且畫出分析圖。

因為Robert Smithson的作品大多與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被要求拉出至少一個時間軸,線性的去分析,我把spiral jetty分成兩個階段來看,第一是人工的堆砌,第二則是隨著時間的遷移自然使它產生的變化,然後拉出支線,畫出在各個時期我所看到他的概念。

一開始的人工堆砌,與完成後的衛星圖,相較之下可以看到在不同觀看角度下scale的差異,當人一點一點的搬運石塊擺放時,對比之下顯出人的渺小,與spiral jetty的龐大,但從衛星圖上來看,spiral jetty又只是個小小的螺旋,可對應到micro與macro的概念。

原先我認為單從作品來看,無法瞭解它形成的方向,與影片結合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可說是Site作品與Non-site作品的一個相呼應,兩者共存後才能完整的看到整個作品的內涵,不過Nancy說因為在水岸邊,所以並不像我所假設的看不到方向,一定是由岸邊出發慢慢的延伸,所以Site與Non-site的說法並不適當。

而由外向內繞的spiral最後停在中間,像是一直繞一直繞,越繞越小圈直至我們看不出來有在變動,中間的點就是個vanish point,亦即Robert Smithson所重視的Entropy,對他來說Entropy是一種漸趨動態平衡的狀態,停滯的點可視為這樣定義下的一種平衡。

接著是自然對它所產生的影響,一是水色的變化,二是地殼的變動,根據所找的資料,spiral jetty所在的大鹽湖由於海藻的因素而使水色呈現深橘色,所以Robert Smithson當初創作時選擇當地黑色的玄武岩來作為媒材,但湖水並非時時刻刻都是呈現這樣的色彩,所以經過瞭解後發現主要的色彩來源是紅藻,紅藻需要在非常好的環境下才能存活,所以反應的是水質,不會有規律週期性的變化,但仍是個循環。環境好大量生長 -> 紅潮現象 -> 魚蝦減少 -> 破壞平衡後自然環境惡化 -> 紅藻減少 -> 紅潮現象解除 -> 魚蝦漸漸增加 -> 回到環境佳的狀態,如此不斷的變化,也因為紅藻的數量而有水色改變。

地殼變動則是大家所熟知的板塊運動,大鹽湖位於北美,當地有頻繁的能量釋放,造成海水上升,因而使spiral jetty一度消失三十年之久,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再度發生就要看環境的演變,這兩個自然造成的影響就是地景藝術不可掌控的因素,也是它吸引人的一個關鍵。

再探討到作品與環境的關係,因為鹽的結晶,使再度浮現於湖面的spiral jetty由黑色變為白色,觀察到在轉變的過程中由於外緣高於內緣,與水平面的相對關係下,使從外到內漸漸白,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環境與作品型式形成的對話。

最後則是白色spiral jetty對應到原始黑色spiral jetty所看到的概念 – complementary與container,在對比的顏色下很明顯的可以發現spiral jetty和水有著互補關係,而且水也扮演著container的角色,將spiral jetty捧出,與其他很多作品的概念相似。

看似理所當然的一段分析也是要一修再修,由最開始簡單的一小條圖到後來不知道該怎麼收,補齊遺漏的過程還有修正想法,一再的重畫才得到最後的結果,分析也是不容小看的一項工作!

Saturday, March 11, 2006

概念發展

對於Robert Smithson,最終目標是要用他的概念設計一個能展示他三種以上作品的gallery,於是第二堂課要挑出我們想要發展的一、兩個概念來深入介紹,因為Spiral Jetty的最大特色是它顏色的改變,就算不懂他作品的人看到這樣大型的作品還有發現它顏色的轉變,都會不禁的讚嘆,我想這就是一種成功,所以針對讓它顏色改變的兩個因素 -- 時間和自然環境來延伸。

這樣的轉變是地景藝術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環境不可控制的因素而讓整個作品活了起來,我用四季來做對照,在季節分明的區域,春天的紅花、夏天的綠意,秋天的落葉和冬天的雪白,很理所當然的循環,一年又過一年,但在這相同中又有些變化,每年不可能規律的一模一樣,溫度的升降,動態的介入,還有植物本身生長的過程,可以造成不斷的向前推進,相對於自然,我想找出一種人工的東西來做對照,可以隨著環境變化又能快速察覺,選擇視覺上最直接的刺激 -- 顏色來發展,我想自然中明顯變化之一就是溫度,一天之中、四季之間都會在不同區間有不同幅度的升降,所以找來會隨溫度變化的科技產品,由液晶做成的變色項鍊,每一度都會有不同的顏色,想要呈現一種人造物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黑 色 __ 咖啡色 __ 橘紅色 __ 黃 色 __ 淡綠色 __ 深綠色 __ 水藍色
(14 ℃) __ (15 ℃) __ (16 ℃) __ (17 ℃) __ (18 ℃) __ (20 ℃) __ (22 ℃)

紫 色 __ 紅 色 __ 黃 色 __ 淡綠色 __ 水藍色 __ 靛 色 __ 黑 色
(24 ℃) __ (26 ℃) __ (28 ℃) __ (30 ℃) __ (32 ℃) __ (34 ℃) __ (36 ℃以上)


反觀自然界,也有很多動物有顏色隨著自然環境改變的本能,是一種保護色,大家最熟知的就是變色龍,另外還有烏賊、青蛙也有類似的情況,相對之下會隨環境改變的人造物--奈米、光纖,都是相當高科技的產品,這樣極端的對照下,都是改變,會有什麼樣的差異,彼此間又會有什麼樣的對話?

Nancy問大家的感想,盈柔說Spiral Jetty的時間是線性的,不會再回到原來的狀態,Nancy也強調Linear,但後來又說嚴格說起四季確實會有些許的不同,且Spiral Jetty是否會再度沈下不得而知,這就是自然的不可控制性,溫度變化曲線的改變也是不規律的,所以說不定說的通,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促成Spiral Jetty變色的因素早已存在海中,只是要經由某事件的發生才會顯現,改變的開關是什麼很重要,而變色項鍊變色的因子又是什麼?從我們找的case能不能反推原先的作品是一種考量合適度的作法,而且如果有很多個例證可以講到你所想表達的東西,那就表示你的條件不夠多,需增加條件,這樣才夠精確。

最後Nancy建議我去找讓Spiral Jetty沈下的因素,還有海水顏色的改變,找到的資料也許不精準,但是經過比較、判斷再加以整合,也是有用的資訊。

A new term

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整個寒假在家裡養身,上到研究所跟以前比較不一樣的是同學的聚會密集在春節假期,因為其他同學沒假可放,也沒有排什麼長期的旅遊,在家就是睡飽飽,起床翻翻書、看看電視,然後外出拜訪親戚,每天悠悠哉哉的生活,經過這樣一個假期整個人精神又好了起來,身體好像也跟著好起來一樣。

這學期一開學我們的設計課又要認識新的藝術家,Robert Smithson,他比較重要的作品偏向地景藝術,第一堂課老師要我們每人挑一件他的作品介紹,讀Nancy提供的網頁,還查一些相關資料,選了代表作Spiral Jetty,選代表作的優點是資料很多,缺點則是因為它是代表作,所以相對的必須看的更精。

Robert Smithson的作品非常多樣化,雕塑、繪畫、攝影、影片都有,但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由一些主要的概念產生出來, 一開始看資料很亂,因為太久沒看英文的東西,突然沒辦法適應,而且很多東西看到卻不知道是我們要找的重點,所以整理不出什麼,直到上課的報告。

因為選了代表作,上課時很認命的第一個上去,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作品,長達1500呎,用6650噸的砂石和黑色玄武岩堆起,形成一個黑色的堤防,因為高含鹽量及大量的藻類、細菌,使海水呈現橘紅色,和黑色的作品形成強烈對比,但在完工後兩年因地殼的變化沈下海中,經過三十多年再度冒出,但因為鹽的乾燥覆蓋,而改變了表面顏色,變為白色,整個過程只能用很帥來形容,這是怎麼想也想不到的結果,但就是地景藝術家所追求的東西,不就是希望能看到大自然的作用,一種不可控制的因素,可惜的是Robert Smithson在35歲時拍他另一個作品時墜機身亡,沒能體會這樣的感動。



他的作品主要被他歸為兩大類,Site與NonSite,在那時我的解讀,Site就是在特定的戶外創作,運用當地的材料,NonSite就是因為Site的作品比較難以接近,又要傳達給大家,只好靠一些相片、影片的輔助,這類東西就是NonSite的。至於他重要的理念Entropy則是一種狀態,慢慢的移向一種逐漸的平衡,對應到一個比較具體的關係是拿數學中的碎形幾何來解釋,是一種不斷的延續,螺旋又跟Levy curve非常像,在對應到自然界中的螺及蕨類植物,我想這會是他的概念來源。



報告完畢,但是抓不到重點,Nancy說如果純介紹作品這是一個好的報告,但是我們還必須要講到他的概念進一步去分析,但我所讀到的資訊是散亂的,以致沒辦法有個頭緒,之後大家一個個報告,在老師的帶領下漸漸的觀念浮現,Nancy說所以這堂課重要,為什麼大家都必須參與討論,就是為了幫我們整理,真的很瞭解我們需要什麼。雖然對Entropy不是說真的瞭解透徹,但有個大略概念,對於Site與NonSite之間的相對關係,中間串接的線是很重要的部分,Robert Smithson對環境的看法,時間與自然對他作品的影響,他的mirror手法又是什麼?他的想法一條一條的被列出,當瞭解背後意義後就會更覺他的偉大。



•April 1970
•Rozel Point, Great Salt Lake, Utah
•mud, precipitated salt crystals, rocks,
water
•coil 1500' long and 15' wide
•Great Serpent Mound
–Pre-Columbian Indian monument
–Southwestern Ohio

Saturday, March 04, 2006

A House 期末final

期末總結,這次評圖都是熟面孔,剛好來個期末聚會,請回了之前帶我們的eaGer和Ian,原本排定上表現法的Authur也參與評圖,難得我們的兼任老師匯聚一堂。



Authur說他喜歡我的房子的原因是因為之前看過一部強迫症患者的電影就是有長長的廊道,強迫症患者很喜歡這樣壓迫的環境,Ian說既然走廊是這麼重要的東西為什麼不乾脆用走廊來形成這棟房子,一條直直到底的走廊,其他生活機能放在兩旁,但好像很難把一棟房子拉的這樣長,所以我拆成兩半,用兩條長廊來連接,希望能有一直走入的感覺。

關於基義老師預言會失敗的間接光,老師們說做間接光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很多study model,拿到陽光下去看,這樣才會知道真正的效果如何,Authur對我們的作業則說感覺得出來看了很多的作品集和雜誌之類的書,完全被看透,因為時間不夠真的就翻了一系列的Steven Holl自己想像,猜想會變成所想要的樣子,但我們真的沒有經驗,總歸一句話還是要多做。

整個學期算是告一段落,好像忙阿忙的就過完了,中間也有很多的混亂,全台跑透透參訪很多學校,第一次這樣整個學期沒有排自己的旅遊,大學的時候玩得跟什麼一樣,跟哈骨頭總是在計畫我們的行程,還列了表把我們想去的地方一一走過,當年雪見遊憩區還沒開放有事沒事就連一下網頁看情況,連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都打去問過,現在查資料旅行社行程都出現了反而沒機會去走一遭,可以說是有失也有得吧,身為MArch1的第一屆,我們有很多別人沒有的經歷,自己搬工廠機器,尋找賺錢機會,上無學長姊下無學弟妹,佔據了lab中的一塊撒野,到處去見識交流,也許我們學完後並不會比別人厲害,但是我們的經歷是特別的。

圖與模型的奮戰期

要開始做in scale的model,老師建議我們嘗試各種的parti,拿積木來組合,因為我的設定要有規律性,所以拿了大大小小的正方體來排,也不知道該依據什麼,就亂亂嘗試看看,最後挑出感覺比較好的一個來當基礎。



因為是強迫症病患,盡量與外界隔離不受刺激,所以我想家是她的保護,要有長長的廊道,讓他走的時候有深入的感覺,可以走進屬於自己的安全地帶,於是將模型的中間拉出一條走道,從門進入的地方也是個長廊,進到客廳向下走一層層的深入,轉過中間的廊道走到底是最屬於自己的房間,整個簡簡單單的,不要有突出的隔間牆,也不能有什麼變化,進門廊道的旁邊則是滿滿的櫃子,讓他有足夠的收納空間。

我想既然他的房間重要,又不能受刺激,給了小小的客廳,加上需要比較柔軟的材質,所以看上和式的設計,鋪上榻榻米,也不用讓桌椅來佔過多的空間,查到有90cm*90cm的規格,方方正正大小合宜就放了進去,之後老師讓我一切東西都以90公分來當模矩,門的大小、走道寬度還有一些家具擺設,但一開始怎麼弄比例都怪怪的,所以定下基本型後就開始調整比例。

最一開始中間拉開的走道用高度來做區別,因為希望走道把原本的量體分開來,老師建議用透明的試試看效果會不會好點,於是第二次把高度弄得平均些,因為要與外界隔絕,所以只把上面改成透明,似乎沒有切離的感覺,整題還是個怪,第三次調整又把高度拉開,就是一直嘗試這樣碎碎的調整,還是一樣的try and error,做模型以外還要畫圖來調整內部,什麼東西都是一改再改,時間是很重要的資源。



Authur來上表現法時看了看我們的模型,上課時很含蓄的說了頗醜,跟他平常用的”超”帥有點差距,非常客氣的給了我們評論,我們還需很多加強。

當我們弄出整個隔間、擺設後老師一個一個的看,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變動,我們說我們好像七個業主一天讓老師設計了七棟房子,一直到半夜三點才結束我們的設計課,每個人也有了嶄新的依據,進門靠牆的走道移到兩排櫃子中間,產生更強烈的包夾感,原本被我塞在裡面的廚房向走道擴張,有點變成開放式,浴室、房間靠邊站的擺設動了起來,因為過大的空間切出一個走入式更衣室,本來大小相同的三間方正隔間有了變化,還有外面隔絕馬路的圍牆也被切段改的活潑點,因為一直想著規律性還有要把患者關起來,所以很東西都死在那邊,有些時候很容易會陷在某些部分中,像小陽每次來看我的模型都一直叫說走道很可怕,可是就是想讓他慢慢的關起來。



Final前出現了新目標,比例還是要繼續調整,參照John Pawson拉出一個不靠邊的浴缸,剛好在裡面又切出小隔間,把洗手台關到裡面去,符合需求又變得比較漂亮,還有個難題則是要跟Steven Holl當好朋友,學習一下他的間接光,開的高高的窗戶方方正正的不怎麼美觀,用間接光來美化外觀,也能減少刺激,不過進度有點落後,被基義老師說我會失敗,還真糟,連嘗試都沒有就被否決掉,只好趕工借來圖書館中所有Steven Holl的書,參照過後畫一堆光線圖,以前的物理又翻出來,凸面鏡、凸透鏡、凹面鏡、凹透鏡,重新研究他們的特性原理,折射反射怎麼跑也看一看,在紙上模擬光線路徑,依照太陽的方向,自己假象會有的效果,然後做出兩種間接光的方式,最後盡量做出模型能有的東西,雖然家具沒有都做完,不過基本的東西都有完成,算是完工。

訂題之認識強迫症

在分析完別人的作品後換我們上場,因為我們認為之前的作業太過抽象,因此基義老師決定給我們一個非常實際的作業,並一再地問我們夠不夠清楚,這個作業的最後就是要完成一棟住宅。

題目設限的部分非常少,老師讓我們自己選基地、自己選對象,房子大小、材料皆不限制,可以說是完全的free,除了要求我們的基地、人物有明確的描述和特色,其餘放我們自由發揮,不知道這樣算是簡單還是難,Authur說這是很難的題目,可以說是一個project,但自己又能決定一切,我想最終還是要看執行者吧。

基義老師給我們人物的例子,三代同堂但是感情不好的家庭,或是一個銀行家和一個音樂家住在一起,感覺是要很特殊的情況,問了個同學,講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話後他說”我住進去就超級特殊了”,我說那我的題目就是設計給一個瘋子住,突然我的題目方向出現,想去找些特殊病例,不知怎麼的”強迫症”浮現在腦中,沒有遇過這樣的病例,也沒看過電影,莫名其妙的對它有了興趣。

找了一些網頁以後發現強迫症不算是個少見病例,有的網頁寫一千人中有五位患者,有的甚至說一百人中就有四、五位,加上現在生活的環境條件,越來越多人有精神病的傾向,俗稱強迫症的「精神官能症」更是常見,行為上跟思想上,看著一個個case,整個人投入在研究資料中,找來護理系的小雅問一些相關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平常太少主動找他,小雅很興奮的告訴我一堆精神病相關的事情,還說他照顧過一些病人,會有什麼情形發生,什麼都扯,還說以後可以跟我合作,哈,有點太有衝勁了,反而讓我對自己的學習心虛,從小雅講的很多東西中找出一些與空間有關的特點,設定我的house的主要軸線。

人物訂為一個二十五歲的單身女性,背景小康,是個剛從研究所畢業從事資訊業的職場新鮮人,有強迫症病史,因為剛出社會容易受到刺激於是要防範病情的復發或加重。

希望讓他有足夠寬廣的空間,想起小時候去美加時的環境,一個block幾乎只有一間住戶,隔了兩三個block後才會看到其他住家,於是設定基地在美國非大都市的住宅區,面對大馬路的住宅區,這樣一來有足夠的空間周遭環境也較單純。

三個特點,是老師在case study時要求的,我們的房子也必須提出三項設計方向,小雅說精神病房的一大特徵就是窗子都不能開,為避免患者衝出去或有危險動作,而且強迫症的患者不能接受外界刺激,於是將窗戶設定在高處,使有採光但又不會直接與外界接觸。接著是要減少刺激,講求規律性以及避免有突出部分,要將東西隱藏起來,因此要有大量的儲藏空間。第三原先是針對會不斷洗手的病症來出發,因為這種動作是有時間性的,有可能在半個小時後極度想洗手的念頭就會消失,所以要減少家中洗手台的數量,並且讓洗手台難以接近,但為了顧及生活機能覺得不太可能達到,於是我的設定從材料下手。很多精神病患者都會有傷害自己的舉動,會去撞牆壁或是地板,所以要讓材料盡量柔軟,三個原則定下,將會陪我到最後。

第一次上課另外一半的作業還得做出三個概念的model,不知怎麼很想睡覺,而且不是平常那種想睡,聖軒看我怪怪的叫我去睡,受不了就倒了,醒來發現身上竟然被蓋滿東西,有雅靜的被子,盈柔的披巾,葛林放的模型板,加上我原本就穿著外套,全身出汗,整個過程我都沒發現,盈柔說我真的病了吧,平常只要有人走過去我就會驚醒,真謝謝大家的照顧,不過作業沒做完很擔心,還好老師看我病了也放過我,聽完三個概念說OK就過關了。

上課時老師提到了有關建蔽率和容積率的事,第一次聽到,雖然還是有點霧煞煞,但總是多知道了點東西,對於設計的手法,shift、move、rotate以及interlock,一些幾何上的小技巧,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應用上,看大家的東西很漫長,一樣上了久久的課,中間還一度燥熱,感覺到自己在散熱,第一次一堂課水喝不停,身體健康還是首要條件阿。

Sunday, February 26, 2006

學畫畫

設計課的最後一個project跟表現法不約而同的訓練起我們的基本功,開始描圖還有畫分析圖。

初用針筆有點不習慣,要把筆拿的直直的,一開始總被老師說"必ㄘㄟ",從小時候拿筆到現在還很少會遇到這樣的事,只好耐起性子慢慢畫,第二次畫分析圖狠狠的畫上十多小時,總算是有進步,最後手動描的字,雖然手已經開始會抖,被說遠遠看看不出來是free hand,還蠻值得的,果然很多東西都是必須付出時間的。

老師要我們選棟房子做case study,找來Bernard Quirot & Olivier Vichard的Maison Convercey,一開始注意到它是因為之前看過屬於"長城下的公社"之一部分的"箱宅", 覺得很特別,而且被那本書的文字給吸引,所以還蠻喜歡的,看到型有點相像的 Maison Convercey不知不覺就多注意了一下。



我們每個人被要求對自己study的house提出三個特點,這是看一棟建築物基本要有的認識,我由它的形狀、構造還有穿透性來看,講的不夠建築,老師說從我講的完全想像不到它的樣子,真糟糕,經過老師的修正"一個長方體由一些鋼柱撐起"變成"懸浮在空中的長方體",景象瞬間美化不少,木製的外觀和鋼骨的結構,最後是三個面向的穿透性,這棟東北西南方向延伸的屋子,在中間部分有位置重疊的窗子,讓視線可以在東南西北向穿過房子,而東北西南的尾端也有大大的開窗接到外面的陽台,加上煙囪拉出上下的軸向,形成三個方向的穿透,由鋼柱撐起的部分也讓視覺隨著草坪延伸,是棟讓視線能舒服伸展的房子。



分析圖則是完全參照建築典例,畫結構,畫量體,畫光線,也畫分割的單元,零零總總加起來有十一項之多,加上平面、剖面、立面和透視圖,畫起來真要一番功夫,描著書上有的圖,練習從裡面找線索,學習讀圖的技巧,對一些基本的符號有初步的瞭解,這是一種非常明確的學習,是我們必須要懂的東西。

而表現法則是讓我們找來Richard Meier的Giovannitti House,把圖放大成50比1或是100比1來描,慢慢的有比較熟練的感覺,但還是快不起來,聽說老師還會把不合格的圖打回來重畫,還真有點害怕,一開始也不知道要加輕重線,呆呆照著描,後來才趕忙補上,還是有待加強阿,這是我們整學期唯一一個分組作業,小心翼翼的希望不會拖累組員們,這個圖是我們期末作業鳳凰的巢,必須由它的皮層、肉和骨架來找到發展的依據,然後讓巢和鳳凰能夠接卡在一起,這是我們的目標模型,也是極度有想像空間。

一個半月的成果展

這是場評圖盛會,六位老師對上七位學生,我們總是動用過大的卡司。



六週的課程在這邊告一個段落,對我們來說六週拉的有點過長,和之前的兩周密集趕工相較之下有點不能適應,但是長歸長,仍是處於不斷趕工的情況,整天窩在環境不是很好的工廠,與木頭、機器為伍,應該有點害怕的圓盤鋸用到最後都能悠哉的坐在旁邊使用,好像在跟機器聊天一樣自在。

很奇妙,長達一個半月,我們還是得趕到最後一刻,12月12的早上勉強完工,和小陽開始手忙腳亂的打掃和佈場,臨時做出一個評圖板,eaGer說要12張椅子也是咻咻咻的生出來,有時候效率真是好到嚇人。

工廠和工作室不在一起有麻煩到,需要拿個什麼東西得兩邊跑,作業也是搬來搬去,拿了mid review用的模型和圖,不知為何六週來東西的產量看起來還是很少,我的圖的量在eaGer眼中也像是沒帶圖一樣,誰叫我在mid review時只有一張整合過的圖,加上趕工弄出來的剖面圖版面仍然空虛。



在前一天就排好我們present的順序,我是中場休息後的第一個,因為是累積一段時間的東西,經過幾次的present後知道要在之前先run過一次要講的東西,儘管如此有時候還是會不知道該怎麼說,以前大家總會說我是外星人,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我最喜歡的老師教學方式也是差不多,總是會說”那樣’”這樣”的,聽到時我就會感覺到一個方向,好像能用手指搖指遠方說就是那樣!但是正常人似乎都沒辦法理解這種溝通方式,學習正常的溝通,present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訓練,好險老師們傳達出他們聽懂的訊號,我想講的差不多吧,不過看我們present的照片還真有點像在擺攤推銷。



三層疊在一起的剖面圖被說像是機械圖,如果我能趕出第二張移動後的也許會差很多吧,相疊之後能看到模型的變化,可是畫不完,而且在工廠的模型還有在工作室的圖桌,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合作,要畫出精準正確的剖面圖也是要有點技巧才能完成。

模型太過在意它的串接和能不能成功的運作,空間部分考慮過少,我的Space of Exchange沒有Space,像是個裝置藝術,有些時候就是會特別在意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吸走我的注意後就沒辦法拉回來,就像以前歷史課本背最熟的東西是祖沖之的圓週率,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七,這樣是不行的,可是也很誠實的反應出我的個性,大多時候什麼都是ok的,但是遇到我堅持的部分就沒完沒了,也許是個特色,不知道算不算好,得學習不同的收放。

這次比較好的地方應該是從頭到尾很一致,有連慣性在,有時會覺得能有多點變化會多點發展,但是抓住主軸也是很重要的,從評語中聽來在這部分我是成功的。

三個外聘的jury,唯一的女士林盈孜老師很精明的樣子,講話很有力,蘇明俊老師則是比較溫和的感覺,黃明威老師經驗豐富樣,一直觀察他講話,覺得很像卡通人物,有很大的表情動作,蠻有趣的,老師講的話也像卡通一樣容易接受,卻又很有內容,是會讓人佩服的那種,每次的大評都很有收穫,也會讓眼界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