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0, 2006

Robert Smithson -- FINAL

這次final安排來的老師都是女老師,女子兵團上陣,李佩璋老師還有吳藝鈴老師,老師們感覺像是很久的老朋友似的,加上Nancy,評圖時同時激動起來會覺得好像有三個Nancy一樣,形成一種很有趣的畫面。



一修再修畫了好幾次的分析圖得到了肯定,多虧Nancy一直幫我看,然後告訴我哪裡的過程不夠清楚,雖然只有我每次上課都還要帶分析圖給老師看,雖然畫起來真的很費時又一改再改,為了瞭解作品的概念以及變因也找不少資料,只差沒有去誠品訂下那本專門介紹spiral jetty的書,最後有這樣的結果真開心,看樣子有花時間真的差很多。

二樓平面也是歷經好幾堂課的修改,從一開始的亂七八糟到慢慢成形,最後階段Nancy人都出國了還要我用E-mail跟他聯絡,所以春假回家也是不能停歇,好險最後的pattern有過關,我想這一次要是沒有被這樣一步一步帶著走根本沒有辦法學這麼多東西,以前真像是什麼都不會,現在總算稍稍有些瞭解。

倒是圓柱狀的外型和二樓的開窗被質疑,螃蟹洞被提起的時機與圖的擺放位置也不適當,老師問為什麼對於中間的那個軸我要這樣堅持,在一開始產生那個型幫助發展後,到最後應該就能拋開原先綁死的東西,而且在產生二樓的pattern時增加九個spiral在之中,就像多了很多小軸,重心就會被分散,如果這個project再延續一個禮拜的話,這應該就是我的方向,只是會覺得一大片需要保護的濕地被我放gallery在裡面其實就是個污染,要擺的話乾淨簡單的形式會比較寧靜的矗立之中,對於這個環境比較不去打擾,而二樓開個半圓的窗又能稍稍看到裡面的動態,這樣應該就夠了。

另一半不開窗,因為我認為studio要有點隱私的部分,在裡面工作休息比較不會被注視比較自在,但老師們說都把gallery放在大片濕地的中間不就是要給人看,而且做作品已經很悶了還關起來不是更不透氣,我想是每個人想法的不同吧,在我看來做東西就是要窩起來才有認真的感覺,如果真要透氣爬點小樓梯上到能看夕陽有大大開窗的office不是很好嗎?還能順便動一動。

這次的貼圖很糟糕,老師說這樣的貼法是連評都不能被評的,我們第一次這樣一直做一直畫出新的圖來,又每張都一條一條的,所以不知道final該有什麼樣的整理法,雖然老師說每個人都要有板子貼好,我的需要四張模型板合在一起才行,自己假想模型板四塊要一起搬會爛掉就貼白板上,以為只要有排整齊就好,沒想到完全不能過關,重貼又沒規劃好所以貼的亂七八糟,連這樣基本的東西都做成這樣,我們的訓練還差得遠,下次要好好改進。

至於平剖圖,儘管唯彥努力排除萬難幫我們上課,還是沒有個樣,大家都要重畫,唯彥一直很緊張的幫我們排課,希望改完會有差,這些基本技術似乎仍是零的狀態。

評完圖大家問我為什麼Nancy對我這麼好,我也覺得每次上課我都耗費老師最多時間,也因為老師這樣帶才能學到這麼多東西,這是個收穫很大的project,真的很感謝老師。

Monday, April 17, 2006

gallery for Robert Smithson

在這次project進入設計階段的很前面就定下了我gallery主要的型,因為希望人們是在濕地的四處走動,所以進入gallery不要有特定方位的入口,而最簡單的幾何形狀中圓是最沒有方向性的,於是選擇圓當作主體,且Robert Smithson很多作品都是在回復大自然的面貌,這樣的動作含有模仿的成分在,所以我找來濕地中代表動物 -- 螃蟹的洞來最一個呼應,煙囪型的螃蟹洞有著直直的筒狀在地面,然後向下深入,對照之下設定出地下室這樣的一個空間。

但是因為濕地的潮汐,一來希望它能進入gallery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一樓是完全開放的空間,二來為了避免地下室積水難退所以必須將地下室封起,這樣兩個相互連接又狀態矛盾的空間造成二樓的誕生,把二樓的功能設定為串接,假使人們要進入地下室就必須先上到二樓在經由二樓直達地下室的樓梯下樓,這段樓梯在一樓是完全被隔絕的,以避免水的干擾。

這次的題目限定於一個6m*6m的範圍內,並要在gallery中展示三種以上Robert Smithson的作品,因此我圓柱形主體的直徑就設定為六公尺,目標展示物為film、photo以及一個sculpture,一開始將film及photo放在地下室,因為訂螃蟹洞為模仿物,而螃蟹洞在地底下會向四周延伸,在我限定範圍的gallery中film及photo是在平面上創造空間的作品,假設展示牆上一張張的照片都有一個擴散的空間,那和螃蟹洞更能有個聯想。

另一個展示品sculpture我選擇一個1964-1965年間Untitled的作品,原先是希望擺在一樓接近樓梯入口處,取代掉一根柱子的位子,為了上樓人們會向樓梯聚集,那樓梯和雕塑品中間的空間就很像spiral的中心點,有一種收斂的效果,但Nancy說既然我希望沒有方向性為什麼又去破壞掉自己設定的原則,於是開始做調整,先將雕塑品上移到二樓,一開始把他當作一個動線的引導,Nancy說這樣的舉動是OK的,於是在下課時我放進這個作品。



到此時gallery大至暫定下來,開始規劃二樓,盡量小心不要有切派的動作產生,但二樓的平面就是難產,試了各式各樣的方式,最後基義老師建議由之前研讀過的pattern來產生二樓的分割,於是擺入一些spiral找出一些形狀來當間隔,但此時我還不懂由pattern產生空間的方式,連pattern的產生方式都是霧煞煞的,只知道要生出一些東西來就開始亂擺一通,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不合格的。

在Nancy的監督下重新開始,先從spiral jetty的影片來產生新的pattern,由Robert Smithson在影片中讀到的方位來擺放spiral,但給了太多的定義,多了很多自主性的動作,我還是在迷途中打轉,一個二樓平面耗費大量時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新的進展,但在一步步的引導下,總算有點不一樣的東西出現,終於過關,第一次沒有上課還必須和老師用e-mail來繼續進度,進度急迫需要緊逼阿。



一連串的趕工在final前做了作業所要求的東西,但在質方面總是有待加強,對於筆的掌控還是很陌生,模型也不夠精美,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趕上的。

高美濕地

做完一系列的分析後正式進入我們的設計,先是基地的找尋,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猶豫我的目標,高美濕地閃入我的腦海中,除了之前做報告深入研究過外,我還認為它跟Robert Smithson的概念以及spiral jetty有幾個相關之處。



1. Re-treasure – Robert Smithson的地景藝術品大多座落在被遺棄的地點,這些地方曾經被人們使用、重視過,但經過時代的變遷變成荒廢之地,他希望藉由作品讓人們重新注意到這些地方,而高美濕地以前曾經是個水位高達3公尺的海水浴場,但經過泥沙淤積、廢水造成的優氧化以及台中港的興建,使得原本砂質的海邊變為泥土堆積的濕地,人們不再在裡面活動,而退到岸邊觀看夕陽。

2. Time & tide – 除了第一點所提到的時間變遷造成高美濕地的形成,濕地隨著時間的流轉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因,那就是潮汐,每天兩次的漲退潮高差可達近三公尺,時而被海水覆蓋的地表時而出現,像極了spiral jetty環境的快轉版。

3. Visit & experience – 在Robert Smithson的兩種作品Site與Non-site之間有著密切的關連,透過兩者才能夠完全的體會其中的內涵,希望藉由Non-site的紀錄作品激發人們前往Site作品所在地的慾望,進而真正產生一段旅程,於是「拜訪」對Robert Smithson而言是很重要的,高美濕地離台一線不遠,交通方便容易到達,可增加人們造訪的動力。且高美濕地滿佈濕泥,一般人不會想弄髒鞋子,穿拖鞋又會被泥黏住,於是多數人會選擇赤腳行走,這樣的方式能讓人們更直接的去接觸自然,真正去感受到這個環境。

基於以上三點理由,訂定基地於高美濕地。

Sunday, April 16, 2006

spiral jetty的分析

經過一次的概念發展,Nancy認為我們對於Robert Smithson作品的瞭解與掌握度仍然不足,於是要我們再一次的去study我們所挑選的作品,並且畫出分析圖。

因為Robert Smithson的作品大多與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被要求拉出至少一個時間軸,線性的去分析,我把spiral jetty分成兩個階段來看,第一是人工的堆砌,第二則是隨著時間的遷移自然使它產生的變化,然後拉出支線,畫出在各個時期我所看到他的概念。

一開始的人工堆砌,與完成後的衛星圖,相較之下可以看到在不同觀看角度下scale的差異,當人一點一點的搬運石塊擺放時,對比之下顯出人的渺小,與spiral jetty的龐大,但從衛星圖上來看,spiral jetty又只是個小小的螺旋,可對應到micro與macro的概念。

原先我認為單從作品來看,無法瞭解它形成的方向,與影片結合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可說是Site作品與Non-site作品的一個相呼應,兩者共存後才能完整的看到整個作品的內涵,不過Nancy說因為在水岸邊,所以並不像我所假設的看不到方向,一定是由岸邊出發慢慢的延伸,所以Site與Non-site的說法並不適當。

而由外向內繞的spiral最後停在中間,像是一直繞一直繞,越繞越小圈直至我們看不出來有在變動,中間的點就是個vanish point,亦即Robert Smithson所重視的Entropy,對他來說Entropy是一種漸趨動態平衡的狀態,停滯的點可視為這樣定義下的一種平衡。

接著是自然對它所產生的影響,一是水色的變化,二是地殼的變動,根據所找的資料,spiral jetty所在的大鹽湖由於海藻的因素而使水色呈現深橘色,所以Robert Smithson當初創作時選擇當地黑色的玄武岩來作為媒材,但湖水並非時時刻刻都是呈現這樣的色彩,所以經過瞭解後發現主要的色彩來源是紅藻,紅藻需要在非常好的環境下才能存活,所以反應的是水質,不會有規律週期性的變化,但仍是個循環。環境好大量生長 -> 紅潮現象 -> 魚蝦減少 -> 破壞平衡後自然環境惡化 -> 紅藻減少 -> 紅潮現象解除 -> 魚蝦漸漸增加 -> 回到環境佳的狀態,如此不斷的變化,也因為紅藻的數量而有水色改變。

地殼變動則是大家所熟知的板塊運動,大鹽湖位於北美,當地有頻繁的能量釋放,造成海水上升,因而使spiral jetty一度消失三十年之久,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再度發生就要看環境的演變,這兩個自然造成的影響就是地景藝術不可掌控的因素,也是它吸引人的一個關鍵。

再探討到作品與環境的關係,因為鹽的結晶,使再度浮現於湖面的spiral jetty由黑色變為白色,觀察到在轉變的過程中由於外緣高於內緣,與水平面的相對關係下,使從外到內漸漸白,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環境與作品型式形成的對話。

最後則是白色spiral jetty對應到原始黑色spiral jetty所看到的概念 – complementary與container,在對比的顏色下很明顯的可以發現spiral jetty和水有著互補關係,而且水也扮演著container的角色,將spiral jetty捧出,與其他很多作品的概念相似。

看似理所當然的一段分析也是要一修再修,由最開始簡單的一小條圖到後來不知道該怎麼收,補齊遺漏的過程還有修正想法,一再的重畫才得到最後的結果,分析也是不容小看的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