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4, 2005

Space of My Seesaw

有一段時間沒寫blog,繼上次寫完之後又做了兩個版本出來,總覺得新的成品看起來比較虛,不如原先的容易滿足人的視覺,畢竟數大的東西會有它自己的美在,經過簡化,而且是看著圖的大區塊來做,瞬間從二十四個蹺蹺板縮減為四個,加上一個為了串接而產生的頂多算五個,數量上大大的落差還有規模的減小,做完會有種空虛感,但是很奇妙的地方是明明減量不少,做的時間卻沒有比較少,相較之下會覺得自己非常的沒有效率,這種感覺還蠻討厭的。

看著圖的大區塊,有的線當分塊用,有的拿來當作轉軸,針對大區塊來訂定其實是很快速的一件事,可是這種快速沒有發揮在實做部分,也許是新產生的大量不平衡造成這樣的速度,也許是蹺蹺板放大後我必須在轉軸、支撐和串接上更加注意,總之就是進度緩慢,小陽說過盈柔做模型做很慢,總覺得我也差不多,常常會覺得小陽跟葛林做模型都很快,是因為我們累積的經驗還不夠嗎?不過小陽說是因為我都邊做邊想才會慢,跟盈柔的全部想好又不一樣,可是我感覺不出來中間的差異。

一開始將圖分成四個蹺蹺板,eaGer說要我這麼做是因為我沒有看到圖大塊的部分,所以完全的從它看起,選用一些不同厚度的木板來做,不知道在平衡上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為了蹺蹺板弧形的移動也耗掉我不少精力,不知道怎麼讓串接的介質能夠自由的伸縮,最後用很硬湊的方式做出滑軌來,從這時起我開始將我的注意力放在串接機關上,因為我很care它能不能動,不能動的蹺蹺板就不再有趣,沒有辦法去玩它,也不能去感受它變動間產生的一些轉換,從上一個成果出來以後發現串接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限制後就想解決這問題,想要在把機關做好後再來想其他的東西,可是這一想就想到了final,讓我的結果停留在一個很沒有進度的狀態,產生不出一個空間,也沒有比例存在。



其實中間還是有嘗試在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讓一片蹺蹺板上有兩種方向的擺動,像圖上黃色部分的區塊,1、2跟3是可以有圖中水平方向的平衡,而加上另一轉軸1和2本身又可以有圖中垂直方向的平衡,另外在一堆雜亂的三角形中有兩塊特別顯眼的藍色(即圖上粉紅色部分),我想讓它跟上面的藍產生一些互動,maybe上面的蹺蹺板轉動時這兩塊藍會垂直的上下移動,讓它有一種很突出的感覺,又能看到顏色間的串接,可是做不出來,我不知道在哪裡找支點,怎麼讓它順利的達到這樣的效果,最後只能說敗給它了,挖兩個洞在那邊好像在訴說它的空洞。



下一個進度,也算是我的final,是從這樣的大區塊再去做小切割,當瞭解eaGer想要的東西後,我就說它會卡住,但eaGer說不管,他只想看大蹺蹺板中有小蹺蹺板,我卻沒辦法不管,於是耗費大量的時間在串接上面,到最後接卡方式也不管,只想要它會動,每一次的翻面都是令人害怕的一刻,總是會讓我有個停頓,不太敢去面對,一來怕他翻不過來,二來就怕串接失敗,這一翻,兩件事都發生了,所擔心的事在最後一個模型上實現,感覺真是差到極點,先是翻面的時候壞掉,修好久,到最後有點失去耐心,越暴躁就越失敗,後來先丟著去弄另一部份,又發現弄很久的串接還是造成蹺蹺板會卡到,原本想要的靈活度反而造成移動時可能會有偏移,一旦偏移碰到就沒辦法活動,這情況讓我丟下模型工廠走一圈,看看每個人在做些什麼,因為不想做下去,跑到小陽那的時後他說做了就把他做完,我也知道,只是短暫的逃避一下,最後要交出這樣的結果還蠻不甘願的,畢竟把該做其他事的時間都拿到串接上,結果失敗就等於什麼都沒做出來,而且最後一個跟前一個相似度很高,做的時候就會覺得不應該花時間在一樣的事上,第二次做也沒有比較快,會讓我覺得在原地打轉,這樣的repeat有什麼進步我不知道。





不過在拍照準備畫剖面圖時,發現俯視很無趣的模型在下面支撐和串接的地方還蠻熱鬧的,自然形成蠻有趣的部分,我想要是要把人放進去的話,那不應該像之前設想的在上面踩,而是在下面走動,有時候為了某些目的而產生的東西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次作業就這樣結束了,漫長的六週,有點混亂,有點新嘗試,有頹廢也有很操的時候,我們有什麼改變?

Saturday, December 03, 2005

蹺蹺Ocean Park

上次用模型版做了規模比較小的模型,這次換成木模,放大了尺寸,也放大了比例,做成了我認為分割較少、有顏色關係的模型。

將切割過的圖畫分成紅、黃、藍三部分,每塊依照顏色所佔的比例來訂屬於它的顏色,每個顏色給他一個高度,藍色像是壓在所有顏色上,所以最高,黃色像是底色,所以矮矮的。



一開始先做藍色的部分,做出一個個大小相異的蹺蹺板,圖形中有許多小的三角形切塊,當遇到三角形時因為顏色在方形區塊中分佈不平均,所以移動它的支點,做完藍色後,為了串接就把蹺蹺板們翻了過來,串一串才發現問題來了,這麼多的蹺蹺板我沒辦法一次翻過來,那我的蹺蹺板不就要倒在那裡?但是不能就這樣丟著,所以繼續做下去,一開始怕加了什麼變化會做不完,所以用很簡單的想法認為可以量產就動工,沒想到到禮拜一上課還是做不完,直到禮拜三半夜才串完,在工廠等人幫我送相機去,想說如果沒把翻面前的樣子拍下來以後就沒機會了,這一等竟然等到禮拜四中午才繼續,整個半夜思考著新版的蹺蹺板該怎麼做,一點頭緒都沒有時間就這樣過了,這種感覺真悶阿。



為了避免蹺蹺板們亂跑,用塊底板來固定,不知怎麼的到上課前兩小時突然有了能力為蹺蹺板們翻面,把一串串的蹺蹺板折起來,一整捆抱上被架高的底板,重新排好後固定住,成品的蹺蹺板沒有想像中靈活,但還能活動,而且技術不太好,有點歪歪的,沒測好的地方還會有點卡卡的,在工具的利用方面可能要多研究一番。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簡化這個蹺蹺板,產生一個新的版本來!

Thursday, December 01, 2005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做工的日子

有累。

從上禮拜二上工廠老師教完集成後,除了禮拜三趕設計作業,之後每天都花三、四個小時左右在做集成,昨天信和還對我們說最近是不是比較閒沒啥遇到我們的人,大冤枉阿,其實是因為到工廠去了,看似簡單把木頭貼在一起的集成,沒想到要花這麼多時間,上膠完,用夾具先暫時固定縱向,拿水洗掉多餘的白膠,用夾具固定橫向後全部夾具鎖緊,翻面再洗另一面的白膠,整個過程其實還蠻費力的,真感謝夾具不夠,一天只能做兩組,不然可能會有人野心大,想一次完成,那應該會累到翻過去吧。

禮拜一又熬夜趕工做我的蹺蹺板,沒想到已經不敢多做變化還是做不完,鎖了超級多螺絲,因為規定不能用黏的,切一堆木頭,鑽一堆洞,手還有點痛,一直待在工廠空氣也很糟,留到中午還一度受不了逃跑一下,感覺整個木屑堵在身體裡,到現在身體還不是很舒服,要換戴N95口罩啦。eaGer叫我晚上要完成未完成的部分,儘管必須換種作法,所以昨天晚上又繼續熬,進度真是移動緩慢的東西,尤其已經耗掉太多力氣,所以還留個收尾沒做。

我想把構造課跟表現法從都是在禮拜五分開成兩天,對表現法來說上課時間彈性變大,老師比較忙,遲到還是能夠上到課,對構造課而言就是可以毫無時間限制的上課,今天一口氣就從一點半上到晚上八點多,有沒有這麼有精力阿,一開始到工廠還搬了新訂的材料,每次搬東西都好像在做重訓,還要練習讓長木板轉彎下樓梯,遇到社團學妹還問我怎麼在做苦工,問我研究所都這麼可怕嗎,那個,跟念的東西有關好嗎,小朋友不要害怕喔。

今天把集成的木頭做成椅子,原來是椅子不是桌子,才把簡單零件處理完,還沒到組合的時間,原本預計要做的工廠隔間也延緩了,老師叫我們有空要把椅子們完成,看樣子整個禮拜又要多窩在工廠很久囉,不知道是不是初學者所以動作都這麼慢。今天連刨木頭機具的橡皮帶也被燒斷,老師說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我們的機器壽命真短,工廠才開用沒多久就需要好好整頓一番,希望建構工廠的費用足夠。

下課才吃個飯,寫完史論作業再寫個blog就快一點,時間有沒有過這麼快阿,今天就讓我回去久違的床睡個覺吧,不然真的不大舒服又沒力,明天我會認真點的。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遊樂園

又見Ocean Park。

這次的project後半部要跟之前的課程串接在一起,看到的是我們第一次作業的圖,Ocean Park系列,曾經這麼熟悉的圖又變的陌生起來,就算之前每天都貼在桌前,這次再拿起來看卻有種距離感。

覺得我的圖本身表面就蠻活潑的,當初是做顏色的分層,那時Ian說我作品的某一部份可以看到顏色在打架,所以這幅畫應該是頗動感的吧,想想跟我的主題還蠻合的,蹺蹺板,那就讓他變成一個平衡的遊樂空間。



一開始看到的還是一大片像荷花池的部分,一直記著蹺蹺板海的事,感覺很match,於是定下目標,中間切隔開的顯眼黑線,下半用4 * 3的蹺蹺板整齊橫向排列,上半則是給點變化,2 * 9的蹺蹺板縱向排列,給予不同位置的支點,maybe串接過後會有什麼有趣的事發生。

旁邊,先是一個上升坡道,來到一堆碎裂的三角形區域,墊上不同高低的彈簧,走上一平台,接著是會轉動的三角柱們,一個軸當支點,四塊會產生不同方向的轉動,很像「百戰百勝」的場景重現,沒落的香格里拉已經變成我們辦營隊的場地,在我的模型上這些設施似乎又浮出來。

禮拜四評圖時拿出模型,原本Ian說OK,繼續發展,聖軒在旁邊幫我說我整晚沒睡竟然只有一句話,於是還是認真討論一番,果然還是要改的,蹺蹺板海跟旁邊的平衡設施沒有連接的感覺,要嘗試去看圖上的顏色,從顏色來做串接,也許這邊的藍跟那邊的藍可以形成什麼樣的互動,聽說真的做出來會很有趣,但是不要有太大的期望喔,不然落差是會造成失望的。

我想這次應該是做概念模,大小限定在30*30到50*50間,以我所想的東西如果做這麼小有點難做,所以用模型板來動工,也許沒辦法真實運作,但是至少知道我要做些什麼,可以用來討論,果然eaGer還是要求我們要用真實的材料,覺得我們還在逃避,對材料的掌握還是很差,所以下禮拜一要做出大一點的東西,進工廠去。

Saturday, November 19, 2005

mid review of space of exchange



這次的project是個大作業,連mid review都超級正式,eaGer和Ian都請人來看,eaGer帶來王「吉吉」,Ian則是帶來他的同學朱老師,加上原本的老師,老師人數都快比學生多了,真是超級大陣仗,評圖似乎又熱鬧了起來,之前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有一堂課只有我們七個加上竹科的學姊,突然冷清一下不太習慣,這次光老師就讓我們小小的空間擠滿人。

對於王「吉吉」久仰大名,但是只是聽說,對這個人並不瞭解,從第一個葛林講完後他率先開講,滔滔不絕的講還真是厲害,沒想到一個March1剛畢業的人儼然是個老師樣,聽完present馬上就能給這個作品下評論、給建議,大開眼界。

這麼多人七嘴八舌的討論,感覺收穫良多,之前上課都沒有這麼清楚的講評,對自己的作品更加瞭解,覺得老師們還看到我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原本已經被定義成發展完畢的蹺蹺板又有了新的方向,王「吉吉」說可以變成一片蹺蹺板海,接很多個以後在某個地方踩下去就造成整片的動盪,也許在遙遠的那一端就這麼翹起,讓我覺得我的蹺蹺板好像又活了過來,變的有趣。

study model,沒想到他們可以討論這樣久,我這次真的很顛倒,在第一次討論時eaGer和Ian一直對我強調不一樣的蹺蹺板,第二次我就發展出我的蹺蹺板,第三次就做出來,整個作業直接走向比較結果的東西,該做的material study沒做到(一方面也是因為之前的材料購買一直遇到問題),一些study model也是在蹺蹺板之後才完成,還蠻奇妙的過程,但是在這些study model中我還是有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也比較習慣會去隨便拿點東西來測試,朱老師把蹺蹺板比喻成我study model中的構件,王「吉吉」提到的蹺蹺板海就是我整個study model,soga,原來如此,study model的功用還不少。

經過mid review好像把這三週來做的事有個整理,釐清一些東西,之前很多時間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這次作業的目標在哪裡,做這些東西是為了什麼,被卡死的時候常常不知道到底該朝著什麼方向去思考,醒過來了,只是接下去後半段不知道又會是個什麼情況,對禮拜一要交的東西還是有點模糊,原本說要再討論,結果變成做完再討論,那,就做吧。

平衡裝置

六週的project,突然就來到mid review的時間,blog有點停擺,因為很多時候不知道能做什麼,不過上次做完比較堅固的蹺蹺板沒有寫blog還真是個失誤,沒有幫它拍到照,這次present的前一晚發生意外,模型就壞掉了,改天要把他修一修。

前一次上課我的目標是三個model,還要把舊有的蹺蹺板延伸發展並做得更穩固,但是我怎麼想、怎麼加東西上去都覺得很不合適,感覺很累贅,只要有個改變就少了它的單純性,不會讓在上面活動的人專注於一種對抗上,於是我放棄新增機關,只把一些要加強的卡榫部分改過,讓它有好的活動性又能相接。

上課時eaGer和Ian也認為我的蹺蹺板可以就此打住,換做一些新的裝置出來,對於我的蹺蹺板沒有新的評論,只說不要再看它,叫我朝著更多裝置去發展,說我的蹺蹺板定義已經被延伸,變成平衡裝置,因為他們覺得我的蹺蹺板已經沒得玩了,可是前一次還叫我要發展加東西的,真奇怪,突然就被丟到旁邊。

平衡裝置,對這些裝置已經困擾很久,因為從蹺蹺板做出來以後就一直在想還能做點什麼,雜七雜八想一堆,都覺得不行,Ian說平衡裝置不只是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可能是側面的推力,然後產生一個不一樣的反應,讓我感覺就是action -> reaction,直覺想到在電視冠軍看到的機關王,有一個開始動作,經過一連串的裝置可能在最後將飲料進杯子裡之類的,或是像骨牌一樣走過各式各樣的機關,最後會放出煙火,於是我朝這方面去想,想一想,感覺很不對勁,覺得每一個裝置都應該有他的意義存在,像是滑輪是為了省力,齒輪可以改變轉速或是將垂直轉為水平,槓桿會產生轉向的運動,而不是為了要有裝置而去做裝置,而且這些裝置應該要是能反向的,像是我的蹺蹺板是種互動性的介質,我的action到reaction都是很簡單的轉換,硬是把他加上這些動作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總覺得是故意讓它變的花俏。

第一個方向失敗後我開始重新去看這些基礎裝置,我想也許我該做的是一個不一樣的基礎裝置,想想想,很難,其實想也知道,要是這麼容易就被我發現那為什麼大家都還是用齒輪、用滑輪,自己能發明個新的裝置有個符合需求的功能不是很棒,maybe就是因為它不簡單吧。

在第二個方向又失敗後有點混亂,找不到我的目標還有去做裝置的意義,只知道不應該把所有基礎裝置串接起來,這並不能代表任何東西,那我能做什麼?重新開始玩材料,去找找看有沒有辦法做出串接的平衡,上次用角鐵和木頭做了一個讓我覺得很新奇的model,一開始也是在玩,把兩塊木片鎖起來後轉來轉去,想知道如果四邊都鎖住的話他的活動性還在嗎?沒想到出乎意料的靈活,還能有各式各樣的轉換,比兩片的好玩很多,只是eaGer說少了個支點,我的model在第一次評的時候是不合格的。



這次又弄出一個接起來的model,因為上次被說少支點,所以我覺得要把他撐起來,要給他一個固定長度去活動,於是做了個框放進去,有點像沙漏玩具,倒來倒去會跑動,還可以用手去調整位置,哈,可是沒有底有框還是不行的,基義老師說要試著去做出能被忽略的框,不然有個框在那邊很礙眼,自以為滿足了沒有底的要求,看樣子還是不夠。



在這之前還有個失敗的model,想了一些串接,沒想到在第二個活動處就失敗,只做出可以旋轉開合的兩片木板,還沒辦法合成0度,跟在紙上畫一條一條的線來比,我忘了木板是有厚度的,總是沒辦法考慮周詳,這就是實做的意義所在,可能從中發現一些新東西,也可能發現忽略的小細節或是錯誤的思考,還是有學到點東西,只是當它失敗時完全不知道能怎麼辦,在工廠倒在大推車上休息一下,冷冷的天,冰冰的鐵,還真不是個舒服環境,卻也沒激發出更多的好靈感。



我的Conceptual drawing原本被放棄,因為總是畫不好,eaGer叫我專心做model就好,但是就很不甘心,而且覺得mid review應該要整理出一張圖來,於是還是重畫一張,畫完又做完model,接近兩點,評圖時間到了,從工廠再度移師回studio,準備開始評審團的審核。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搖擺

禮拜二晚上為了工廠開會,加上禮拜三的白天有課,所以買材料的時間相對的被減少許多,超擔心會買不到材料,尤其是禮拜一早上跟小陽跑到牛埔路一帶還找不到能買的店,這樣別人還有圖能交,我不就要開天窗,所以禮拜三下課後就在新竹瘋狂的奔走,中華路、經國路、南大路、北門街、中央路、清大夜市,新竹市跑透透,一直找不到我做卡榫的方式和材料,十分緊張,當來到之前買木條的建材行發現他已經關門時內心不禁大喊,不是還沒九點嗎!也因此要幫小陽買的木頭買不到,繼續搜尋,在北門街的時候問店家還被反問怎麼這麼晚才在買東西,頓時覺得這是什麼世界,九點不是晚上才開始,看著一扇扇的鐵門開始拉上,新竹真是純樸又作息正常的地方。

Anyway,還是找到一些能用的東西,回到工作室,原本大家有說要陪我去工廠做,畢竟我也有點沒膽,不敢半夜一個人留在二餐地下室,不過回來發現大家認真在畫圖,我就將就用舊工廠開始處理我的材料,深深體會到舊工廠的簡單,整個工廠除了鋸子還是鋸子,滿滿都是鋸子,除了鋸東西還是只能鋸東西,做到剩下用螺絲要鎖起來的部分,等待白天。

上完英文課,知道大家還沒忙完不可能去工廠,所以收拾一番就自己跑去,雖然禮拜二把機具都擺好,但是要找東西還是得費翻功夫,因為對機器的不熟悉找到後還要先研究一番,那邊空氣也不是很好,很久沒人使用的地下室,也沒有空調,所以越做越想睡,後來盈柔過去以後聽我講了四、五次好想睡覺,哈,我只是很疑惑明明站著又在動怎麼會昏成這樣,在一片晃神中用暴力加一點點技巧總算把我的model完成,還有很多修飾的部分沒做,像是突出來的釘子不知道該怎麼弄斷,小陽說用老虎鉗剪斷,結果他自己也剪不斷,就讓釘子留在上面,有蠻多不穩的地方,因為接卡的部分還需要卡住,還沒去處理,覺得整個模型還算鬆散,隨便動一下就會散開的樣子,要玩還要有點技巧,很害怕上課又被批,但是也只能這樣交了。

打從禮拜一上課聖軒就跟我說他覺得很好玩,一直叫我快做,在我怕做失敗不敢動手的時候也跟我說我用模型板測試的都行了一定OK,就這樣本著害怕的心情一直到present,想不到eaGer也說有趣,對於我不是很穩固又沒做後置處理的模型沒有責備,只是必須要朝很多機關發展,越來越有電視冠軍的感覺,這次是機關裝置王,要不斷的去延伸有關平衡的機制,從兩個人的空間長成一片的連鎖機關,還蠻有趣的,只是還無從下手,先前有想過加入像水車的裝置,不知道可不可行,今天整天都卡在畫圖上,沒有進度,有點危險。

機具就定位

最近的構造課幫我們補上常常意外停課的體育課,搬了三天的工廠好像在做重訓,練手臂、練腿力,讓總是窩在地下室的我們在人社與二餐間來來回回,週末我們獨自完成搬運還有舊工廠的整頓,禮拜二上課時間再度來到新工廠,楊老師帶著我們重新裝好大鐵櫃,讓我們見識兩個櫃子變三個的小技巧,組裝真是神奇,加上另外的三個黑櫃子、餐車櫃和一個可以掛東西的,有很足夠的空間讓我們擺放東西,也幫機具找好屬於它們自己的位置,金工的機具靠外面,木工靠裡面,中間還有個鋸台和工作桌,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希望以後我們能好好利用。

別以為這樣就算完成我們工廠的setup,八十坪的新工廠才整頓好三分之一,還有整整四個小區塊等著我們做規劃,上課討論,老師要我們明確的告訴他下禮拜能給他什麼,在這段期間內我們必須設計完畢、做好模型、畫好圖,才能讓楊老師和基義老師審核,讓工廠盡快動工,於是上完課,吃飽飯,開始我們的會議,一個初步討論,決定裡面要放哪些東西,大致的形式,這是我們第一個一起合作的設計,訂下我們的合作規則,一人負責一個部分,提意見、投票表決,還算有效率的會議,但還是一路開到半夜,感覺最近構造課的load會變的頗重,禮拜四設計課完的時間也在討論和做模型,明天要把整個模型和圖完工,之後還有實作和工三工四間的桌椅等著我們,每個老師都在問我們怎麼做的這麼少,構造課要的每人一個設計模型和卡榫圖大家都交不出來,設計課的material study models也一直難產,又是縮減睡眠時間的時刻,大家加油!

Thursday, November 10, 2005

跳躍

我的蹺蹺板要是一個不一樣的蹺蹺板,蹺蹺板,蹺蹺板,於是我從蹺蹺板開始重新設想,不是要那些物理分析,不一樣的蹺蹺板會是怎麼樣,從原本的二度移動新增一個向度,讓他變成比較三度的動向,在比較空間的環境中去尋求平衡。

要為新設的空間講個故事,兩個人,角色設定為兩個國中男生,在我們眼中的小男生,但是已經脫離國小階段,對小朋友在玩的蹺蹺板已失去興趣,愛的是比較新奇一點、有競爭性的遊戲,而且在這時期願意去接收很多新事物,於是人物設定完成,假想他們碰到一個蹺蹺板,會有什麼樣的需求,我想是一種有比賽意味的東西,想起當年在金門的日子,不,應該是當初在金門一個公園裡的遊樂設施,簡單的平衡裝置,木板加上幾個彈簧就完成,卻讓我們這些大學生玩得不亦樂乎,只是兩個人在上面的對抗,互相干擾,看誰會平衡,誰先掉下來,這樣就夠了。

但是這還不是我的蹺蹺板,因為蹺蹺板上的兩個人經由這樣一個介質擁有一種反向的能量,反向移動,不同方向可界定正負的速度,這也是最一開始我做的分析,重新看待,我認為蹺蹺板是一種串接的東西,經過一種轉化產生這樣的反向,這樣的串接與反向,無法克制的讓我不斷想到在日本布引花園看到像風車又不是的一個''擺飾",也許它不是串接,但是經過一些卡榫和動力造成的翻轉,是我一直在蹺蹺板中感受到的。於是我將兩人從一塊版子上分開,經由另外的連接產生連鎖反應而造成反向運動,跟一開始的轉為三度結合,這是我初步構想的蹺蹺板。

畫到conception drawing上,我的圖似乎有點爭議,eaGer還要求我做其他東西的"分析",或是有別的說法,總之還缺少一些部分,我覺得我的東西都是從基礎的蹺蹺板開始延伸,所以擁有蹺蹺板該有的特性,應該對這些東西算有討論到,只是沒有明確的講出來。Ian則說可以讓我就直接做model試試,然後再從這個model來做修改,依循這樣去發展,最後照Ian講的去做,雖然說跟其他人比起來,感覺我好像跳過了什麼東西,但是真要我做eaGer說的東西的話,老實說還不太知道該做些什麼,因為已經設想好一個目標了,於是我開始我的model。

Sunday, November 06, 2005

一段長時間的抗戰,我們在其他科有嚴重的落後,禮拜二構造課的工廠設計只做出基地模卻沒有大家的設計,在南藝新出的作業,二十張接榫圖跟老師想要的也不太一樣,禮拜二前要再生出十張接榫圖,而且還要做聯想加變化,補做工廠設計模,還要處理新舊工廠的setup,怎麼好像又是很難完成,真的要加把勁才行。

這禮拜四早上英文報告剛好輪到我,沒有睡覺在半昏迷狀態準備了要報告的東西,雖然早早就跟佩真拿來我要報告的文章,之前都稍稍的看一下而已,覺得應該可以handle,結果我的精神狀態根本沒辦法去讀英文,看一看會跳到前面幾段去,比跳行還離譜好幾倍,後來覺得不行還臨時從Robert Venturi講關於建築的複雜與矛盾的文章換成post-modernism的介紹,報的亂七八糟,因為我自己也不是看的很懂,老師說我找的文章有點難,有點硬不好讀,叫大家以後要找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來講才好,實在很悲慘,每次翹英文課都很對不起老師,想大學四年外語課每學期修還沒翹過的,這次還硬拉小陽去陪我,他累到一路睡,連老師叫他念文章都可以念到一半睡著實在很厲害,辛苦了。

New Start

經過和東海的交流,走了一趟南藝和文賢油漆行,還有一路的北上,總覺得隔了很久,經歷了許多事,新的一個開始,我們很不穩定,到現在還在找尋步調,努力的在追趕和調整。

這一次的設計作業是為期一個半月的一個project,要探討某一情況下兩人間的空間關係,題目就叫Space of Exchange。

禮拜一的設計課花了很多時間幫大家訂下主題,儘管下課後我們還是一片混亂,疑問多多,對於老師要的東西,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因為一些不明白,所以每個人都在找各式各樣的情境,不是很確定自己要做什麼題目,聖軒打先鋒訂下了探監的議題,接著雅靜的取票、撕票,汪仔的交換日記,慢慢有個定案出現,Eager和Ian說我的蹺蹺板可以做,考慮考慮,好像大家都在找尋一種平凡又特別的東西,而且很多人的主題很有故事的發展性,我對我的蹺蹺板還在不瞭解狀態,不敢亂下結論,但最後沒什麼新進展還是暫訂下來。

material study models和diagram是禮拜四該有的進度,短短的禮拜二、三還有課程進行著,對我們來說時間總是不夠,花了一個晚上去找尋材料,但是對於材料的定義錯了方向,我們該收集的是材料本來的面貌,用最原始的材料去構建我們的model,可是我們卻找尋了一些加工過的東西,而且在model的成形和接卡並沒有做到所要達到的練習,我們要的是工廠作業,redo!

Diagram也是抓錯方向,對於我的蹺蹺板做了很多物理分析,才重新訓練過的diagram又出現醜醜的模樣,整張還抓錯比例自己都不是很想看到它。講到diagram的分析總是會走向很科學的方式,被鎖死的觀念,覺得這就是分析,不會做其他方式的分析,加上聖軒說他現在對diagram有恐懼感,於是我們有新的作業,叫做concept drawing,一樣的畫,這樣的說法也許能讓我們有更明確的方向。我們要更著重於兩人間的關係,我要有一個很不一樣的蹺蹺板,不是普通的支點和橫桿,這樣才有意思,做作業期間一直在想我們的diagram應該要發展出一個結論,但是那結論到底是什麼東西,一個空間,還是蹺蹺板,不是很清楚,被卡死很久,只畫出我能看到的關係。

Ian說下禮拜我們的東西都要有一段故事,不知道最後會生出什麼樣的東西,在發展著…..

Saturday, November 05, 2005

化工廠體驗

其實已經是一個禮拜前的事了吧,但是一直沒機會寫,還是硬要補起來。

去完東海,去完南藝,和很藝術的林煌迪老師談話後,經過短暫的回家,沒什麼休息的我們又一路北上,中間停頓最久的一個地方是嘉義的民雄,因為爸公司有點事要回去處理,( 插播一下,回來的路上葛林很可憐的自己開一台車走,所以我們其他人就坐爸的車還有我跟幸謙姊借的車回來 ),利用這個機會順便參觀一下工廠。

打從之前用poly時赫然想起爸在化工廠工作,不知道能不能提供點什麼材料,大家問我爸在做些什麼,我說我完全不知道,被當作很離譜的一件事,趁這次剛好大家都在就問一下。在家裡看到爸的名片,我說是個小公司所以職位還不小,結果進到爸公司,大家就說明明就是大公司,可是電視上大公司都是幾百個員工的,爸公司才二、三十個人阿,而且要像以前三舅在煉油廠當副廠長,那種才算大咩,真是難溝通。

在參觀前爸還做了番講解,因為記憶中爸也是很愛教學的那種人,很害怕他講太久,還問了一下大概要多久,好險只是十幾分鐘,原來是要告訴我們製造流程,讓我們不會看一堆莫名其妙的機具卻沒個概念,還真周到。

爸公司主要是在做像安全帽裡面的保力龍原料,還有懶骨頭抱枕裡的填充物這類東西,出來的產品還要送去客戶廠做加工,在不同溫度壓力下產生不同的產品,利用蒸氣來讓它成形,原本覺得這些發泡原料很有趣,而且做出來的東西很厲害,想說我們有沒有辦法自己做,可是沒有機具還是有難度,而且需要鋼鐵模才行,還是放棄吧,儘管需要的蒸氣溫度只有一百多度。

參觀工廠,有點忘了它的流程,只記得要加點催化劑和純水,經過發泡,還要走過長長的管子乾燥,最後出來一顆顆白色小球,會分大中小自動裝袋,也許這樣看過還是不會記的很清楚,不過看到好幾公尺高的機器在面前運轉,看到很原始的材料,還有最後成形的樣子,聞工廠的味道,摸摸半成品和成品,這是一種體驗活動,可惜相機放在車上沒有做紀錄。

小陽說我經過了22年終於知道爸在做什麼,被他講起來就變的很離譜一樣,不過跟他們認識爸一天就知道真的差蠻多的啦,有機會要再多對塑膠認識一下,一直到上禮拜六才知道poly是聚合物的開頭,應該算是種通稱吧,我果然化學不好。

Anyway,有點意外的行程,多虧大家有這樣的機會,不過在嘉義停頓超級久害大家錯失清水服務區,真是抱歉,有機會再一起去走走吧,我上次去的時候遊客超級多。

Wednesday, November 02, 2005

台南尋寶記

這是我們自己要求來的行程,為了即將在二餐架設的工廠,我們向老師提議要參觀南藝的建築繁殖場,讓我們大概瞭解一下工廠要怎麼做比較好。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點的關係,南藝的環境很好,整個感覺很舒適,還有很多漂亮的建築,我們有人還說會為了住他們的宿舍而來考南藝,簡單的被收買啦。

一開始先看到他們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一股熟悉感,是之前去台南藝術大街看到的街頭裝飾,那時候好像有稍微聽過,只是當時對南藝還是很不熟悉的狀態,所以聽聽就過去,沒想到就這麼串接起來。聽聽老師講講話,聽聽那邊的學長做介紹,在整個開放空間的草地上感覺真好,適合好好享受。中間門口的警衛北北來進來找學長一次,大家非常訝異的發現警衛北北竟然知道學長的名字,討論著這樣的校園跟家一樣,彼此這樣的熟悉,又羨慕了一番,後來才發現是場誤會,因為學長太常違規才會被認識,哈。



建築繁殖場,令人驚嘆,各式各樣的機具,滿滿的材料,很多自己搭建起的部分,走在之中體驗那環境,讚,只是我們把什麼都當成故意的,二樓有一段銜接類似橋的路都用夾具夾著,還以為是他們的特別設計,聊一聊下面的學長突然告訴我們是因為那邊在修建,拆掉暫時用夾具固定,聽到的時候很黑線,我們還悠哉的站在上面讚嘆,原來那邊叫做危險地帶。



除了各式各樣吸引目光的機具外,還有特別的冰箱飲料販賣機,用竹子做的門,很帥的槍,騰空的神奇觀景台,整片的後山讓他們去發揮,雖然說在搭建自己的工作室,但是其實搭完以後大概就要畢業了,很多東西都是為以後的人設想,這也蠻奇妙的。



臨走前還順便看了幾個有名的建築物,附加收穫。

在南藝撒野完後繼續前往文賢油漆行,後來聽媽說上過新聞的呢。文賢油漆行是楊老師的畢業製作,但是一開始的本意不是為了這,這一連串的發展其實很意外吧,到後來還製作短片做紀錄介紹,很制式的分了三期工程,意外對於創作真的是很不可少的一個元素。

先隨便走走看看,然後紀錄片欣賞,討論時忘記是小陽還是汪仔問了老師最喜歡整個油漆行的哪一部份,那時我有想一下,要是要選的話我會選連接兩個屋頂的橋,為什麼,也許是因為它打破我對它原有的想法,看著金屬製的網格,總覺得會一踩就溜下去的樣子,沒想到走起來很穩,我想它對我有造成刺激所以有感覺吧,當然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和林煌迪老師的對談,充滿很多矛盾,對話中,心情上,總覺得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在,卻又說不出來,老師本身對我們角色的設定,對這次談話的想法,回應方式,像是可以掌握卻無法控制,很有想法卻無法簡潔的抓到,到後來小陽提議一個遊戲規則,如果我們問問題能讓林老師只回答是或不是,那我們就成功可以回家,我覺得他在做一種挑戰,他卻說不是,總之,有了一個目標後大家又重新振奮,開始做另一番激盪,後來甚至跟老師講白了,談話中有一陣子雙方都有點激動,結束後也不算有個結果,但是大家都很滿足,呵,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這樣帶動我們,到十一點多也甘願。

聽老師講話,問他一個問題,那他喜歡他的生活囉,得到肯定的答案,我想也是,這樣是幸福的,畢竟不多人能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了也不一定會快樂,就像佩真在工設系,很優秀的成就,也是他選的生活,他也喜歡,卻告訴我他一直都在水平心情下一條線的生活著,初聽到蠻吃驚的,但這就是人生,所以我的小小心願就是能快樂過生活,當初報到時Aleppo叫大家講一句囂張的話,很多人會說要當什麼大師的,可是我就不想阿,我想把我的願望轉換一下,那就是我要大家都羨慕我的生活。

在這邊剛好看到楊老師的手推車作品,汪仔坐完說還蠻舒服的,還有個嬰兒車,很特別,老師自己創造了獨特的椅子,現在一樣給我們椅子的作業,我們能做出什麼東西來?不過這作業暫時因為工廠而停擺了,可惜,大家夢想中的床。一趟台南行,竟然花了整整一天到半夜,連藝術大街都沒機會去,太過豐富精彩了。

Tuesday, November 01, 2005

造訪東海

整個禮拜的課上的亂七八糟,延了構造課,史論課也死一半,在前一天定下規定,要開車的兩個人絕對不能熬夜,結果一點用都沒有,所有人一起到天亮,沒有睡覺,匆匆忙忙收拾東西直奔台中。

去的時候看到東海的還在趕工,想我們沒趕工的機會,早把模型都打包好送上車,前一天還出門找一下包裝的泡泡紙,為了搬運模型還要費一番工阿,尤其是我和小陽易碎的蠟。經過整個半夜,在一片混亂中完成diagram和photo的部分,實在很哀傷,繳交當天的早上才架了攝影棚,大家很趕的拍照貼圖,這樣沒睡又操開車真的很危險。

Present,在David老師的堅持下交大先開場,說什麼客人優先,我們上次還不是主人搶先,但總講不過只好害怕的開始,我們自己先排好順序,小小的心機一下,同種材質的分上下半場講,而且整個版面都有規劃過,哈,我們果然是團結的NCTUMArch1,這次也算有團隊合作。

盈柔搶先發,有氣勢的開場,不過我少幫他裝一個模型實在很對不起,我怕他第一個模型會撞壞就沒幫她打包,沒想到對盈柔來說是重要的東西,後來小陽一直跟她道歉還說要請她,狗咩那塞。接著錯失一堂課的雅靜上台,能夠在這樣短時間補回這麼多東西很厲害耶,而且還有很與眾不同的diagram。第三個柏成很穩的present,一系列的poly很漂亮。我則是上半場的最後一個,講到一半感覺卡卡的,趕快結束逃跑,下台後大家說我講太快還來不及拍照,哈,就算了吧,不要在上面丟臉好。



這次新增比較多的部分就是diagram和photo的部分,雖然有新灌一個模,不過效果沒有原先的好。diagram多虧小陽指導,還有藝術總監葛林和美術總監聖軒的幫忙,調來調去,弄了整天又整個半夜,應該有比之前好吧。photo則是趕工拍的,可惜沒有好好利用所上資源,先排好以後用大圖輸出,不知道會不會做的太散亂。



下半場強者小陽率先出場,小陽總是能不斷做出新的東西,禮拜四評完圖後又弄了兩個不一樣的模型出來,同一概念,找尋更好的表現方式。葛林簡單含意深的模型吸引老師們的目光,看diagram時大家都圍過去,整個present中難得一見的畫面。壓軸的聖軒,擺出他可以高價出售的poly,最後成品有可卸除的多個層面,組合在一起透出不同的色彩。



對東海的模型印象比較深,present內容則是霧煞煞,因為present收音其實不是很好,而且呈現昏迷狀態,一直晃神,如果之前沒聽過我們自己的也不會知道在做什麼吧,好像有點喪失兩邊交流的意義,不過實在撐不太住。整個過程以為老師會給我們大家評論,沒想到老師間的辯論比較多,交大四個老師一排排開很有氣勢的樣子,不過Nancy老師還是很公正的,David老師竟然還幫學生講解作品,沒想到會這麼的幫學生。



整個評圖還算順利,評完圖eager竟然當場發題,想之前小陽不只一次說過”要是eager評圖完發題我就揍他”,所以大家聽到eager要發題竟然小小的high了一下,真是一群容易滿足的笨蛋,看小陽揍eager的有趣遠遠壓過有作業的哀傷,總之我們當場有了新作業,還是持續六週的長期課程,看來有得操了,東海的也沒閒著,似乎禮拜一要把光的作業做完,包括大家刪掉的木構造部分,兩校人都辛苦囉。

Monday, October 31, 2005

光的小final

去東海前的最後一次上課,經過一次的練習,加上有個週末,我們的光有點成果出來,多點時間真的有差,儘管還是熬夜熬的亂七八糟。

Present時大家已經呈現晃神狀態,小陽說站在上面講話都快睡著,聽到後來大家散落各處,基義老師叫我們拿作品去影印回來後就窩一團在地上討論,超像外勞群。

上課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打燈的作品,燈光的效果真的很厲害,感覺作品都變了個樣,有幾分質感在,Nancy老師很清楚我們的工作狀態,一定是忙到上課前一刻都沒停止,怎麼可能看過這東西,所以打燈後叫我們自己看看自己的成果,其實還蠻訝異的,雖然我的作品本身就是個意外。

第一次的結果太過感覺,我開始做一些相關的物理分析,雅靜研究他的水波的時候我甚至翻出高中的物理教材,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留到現在還放在工作室的補習講義,光的一些折射、繞射圖,水波明暗的分析,物理是門有趣的課,跟化學相較差了十萬八千里,但這世界總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在經過我的物理分析後,出現了化學分子模型樣的東西。

一開始分析有盲點,完全的被困住,半夜花了一兩個小時跟聖軒和小陽在爭論,在工作室裡哀嚎,情緒不能平復,因為通常我認為對的事一定能夠吵贏,沒想到失敗了,而且真的是錯誤,超哀傷的,對聖軒和小陽也很愧疚,竟然花這麼多時間在跟一個蕃人溝通,辛苦了,總之有個結論,而且之前的設想經過修正還能繼續進行。

這次作業的主題經過分析從葉子變成角度,有分量還有直角圍成的半圓,好像是很科學的結果。先用保力龍球和竹筷堆出想要的樣子,淋上石膏當study model,原本還在想能不能利用它做出一個外模來灌,畢竟灌模和淋石膏的意義是很不一樣的,我想有難度在,而且石膏多淋幾層以後變的很糟糕,所以當下開始我的另一個想法,用氣球和蠟來做外模,蠟的乾燥是段漫漫長路,雖然之間還是一直有別的工作,可是很擔心拆模來不及,都放了整個晚上還是散發著熱氣,一直到早上才打開它,勻青看到說這樣就不錯了,不用再灌石膏,大家也都這麼說,雖然我也覺得,可是一開始計畫好就一直很想把他完成,早知道當初一次就灌兩個,可以保留一個,另一個當外模灌石膏,不過終究我還是沒有衝動的去做,好險,於是出現這樣的成品,照光以後效果還不錯,是個很好的意外,這也是設計讓人覺得驚奇的地方。

至於重畫的diagram,新產品共三份,盈柔.小陽跟我的,只有小陽的合格,大家又進入重來的階段,我們的訓練還是不夠。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shiny

觀察自然光,第一個想到的是在十八公里觀海線看到的"聖象",透過厚厚的雲層有幾束特別亮眼的光束射下,所以在Nancy老師問我時第一個回答是我要觀察雲,一直很喜歡亂看天空,雲層有各種變化,在不同時候會產生各式不同色彩,我想是光造成它的變化多端,而地點就在地下室一走出去的地方,記得當初要去拿pizza看到颱風前天空不經高呼的好美,而且這也是我們長期窩在連窗戶都沒有的室內與室外接觸的瞬間。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在觀察的時候天空真是一片晴朗,又想到其實雲是要長時間才會有改變,除非風大吹著走,轉變目標。觀霧的樹也讓我產生感動過,12月寒冷天騎上海拔兩千多公尺的觀霧,一路上霧霧的還飄下小雨,整個人快凍僵,在穿過雲層高度的瞬間陽光灑下,讚!從樹林中直直射出的光束和穿過雲層的有異曲同工之景,所以我開始看樹。



看著樹葉在太陽下因為不同角度而發出不同亮度的光,因為新竹風大,樹葉不斷被吹動,造成一閃一閃的景象,其實光看這就很吸引人,想著每一片葉子被風吹動而移動或轉不同角度形成這種現象,那那片葉子在不同的方向去看它可能都會發出亮眼的光芒,我把它當作一種波動,隨著起伏移動而出現的現象,跟光原有的波動做一種聯想,光是電磁波,是種橫波,走波浪型,透過不同的介質或孔洞會出現更複雜的波動,在樹葉這邊我看到另一種被轉化過的波,於是想用高低起伏的模型來詮釋我所看到的,希望做幾片不同起伏的石膏片疊起來,代表葉子的變化和交雜。

第一次灌模很不熟悉,選定我的模具用鋁片來製作,鋁片比我想像中的難折,而且不好封口,做出的成品也比想像中厚很多,雖然大家讚嘆它表面的美,可是在做的時候有猜想會被批不夠精準,那些波動是靠感覺來完成。接著我嘗試製作薄一點的片狀石膏,但這不是屬於石膏該有的狀態,所以很難成型,不斷碎裂,我想用薄片的不同方向堆疊來表現更複雜的穿插,結果光堆起來黏合就是個大困難,小陽教我石膏混白膠當接合劑,結果一點用都沒有,後來還是用白膠來黏,弄得模型髒兮兮,還非常不穩固,暫時也只能這樣交件。



Nancy老師說太多用感覺來完成的東西,而且從模型沒辦法看到那一閃一閃的樂趣,我們的diagram也被評論為很差,當場學習畫圖,大概有抓到個方向,圖中有幾種要傳達的東西在,老師說每種符號要有至少一個意義存在,讓我去做修正,換了個方式,好像還OK,但是老師說可以更清楚些,有難度在。

老師帶著我們看一些書裡的diagram,很清楚的知道要怎麼去畫一個好的diagram,雖然說還不一定能做到,覺得Nancy老師的評論都很精確明白,是個很厲害的老師,之前有聽說不少她的傳聞,好像很兇的感覺,不過老師對我們還不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剛開始,沒有責罵而是清楚講解,上課可以有不少收穫,老師還跟我們聊天,之前好像太過擔心害怕。

東海造訪

這是我們兩校MArch1的第一次交流,東海人辛苦的從台中奔波而來,還有一個同學前一天出車禍腳受傷,來時拄著柺杖不能隨意到處走動,真是可憐。原先預計三點開始的活動,東海人早早就到場,看著我們混亂的搬桌椅和架投影機,見笑啦,結果後來沒用移師到樓上去,白丟臉了。

一開始先是老師開場,好大一排陣丈,全部黑衣服,Eager特地配合大家來個黑襯衫,Ian遲到還閃亮亮紅裝出現,看老師們的服裝還蠻有趣的。也是第一次看到Nancy老師,老師長的有點像李心潔,是酷一點的李心潔。




開場完畢由交大先present,利用地主優勢全部配備都先架設好,好像搶先開始,其實一開始根本沒想這麼多,只是單純的想先準備好。汪仔的師生圖吸引很大的討論,畫的很棒很有趣喔。因為之前老師是告訴我們present就是告訴大家開學到現在我們上了什麼課,做了什麼事,所以我們決定用一週的輪迴來介紹自己,很生活化,不知道會不會因此不夠專業,但是這就是我們目前過生活的方式,至少從開始到現在。



東海則是準備了非常"作品報告"的powerpoint,不過因為報告的班花很強大,超級會講話,所以穿插不少有趣的東西,作品也都蠻好玩的,很精彩,發現東海很多念設計出身的人,有都市設計、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跟我們完全不同風格,兩校的資源方面也差非常多,這樣對照下來,不同的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兩邊的發展應該很值得觀察看看。

接著Nancy老師發題時間,這次我們要認識的是natural light,有點深奧的題目,不過整理的很清楚,只是瞬間還真是沒有想法,老師問我們有沒有問題,沒人問,老師說那就換他問,一下就點到我,還真有點呆住,丟交大的臉真對不起,還由于菁來解救我,這次作業也是有不少新的嘗試和學習,灌模、構建,還有我們一直不會畫的diagram,將有異常充實的兩個禮拜。

最後欣賞東海千里迢迢運來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有很多機關,而且材料非常多樣化,很熱鬧的感覺。參觀我們的studio則是白白一片,非常不一樣,我們佈了個小小簡單的場,稍稍展示講解一下我們的作品,參觀時交大的設備讓東海人大流口水,希望之後交大讓人驚嘆的不只是設備而已。



晚上有所上的happy hour,邀請東海人一起參加,突然冒出好多人好熱鬧,還有滿滿的食物超級幸福的。這次Present由Aleppo和研二設計組報告,Aleppo展示了今年他們在深圳剛完工的project,講話一樣很好笑,當乩童說要移動角度時一連串照片的表情真是經典,業主先花一百萬讓設計者走訪廟宇的舉動展現了他對這方面的用心與在意,當然不只看到這些好玩的部分,一個free form的東西被準確的搭建起來還真厲害。學長姊講的則是他們暑假到不同國家流浪的事,他們盡量節省花費,長期的在國外生活,做一個深度的體驗活動,很羨慕他們能做到這樣,我目前只做到用機車環島的方式來做一種不一樣的體驗,也才為期兩個禮拜,希望以後能有更特別的感受方式。

意外

好久沒寫blog了,慢慢來補起來,上次的機器人被說要重來,從堆疊改回原來的方式,裁了一大片的模型版,一片當一個人來做處理,切切折折的果然整個一起弄比較有連續性,不過這麼大一片還真有點難處理,做完這次foamcore後熱熔膠變成大家的好朋友,還頗好用的。

做完以後發現他還是很明顯是人的樣子,可是做的時候明明不是看人的形狀,大概就是這樣,小陽還是叫他機器人,那就繼續當機器人吧。



另外一個作品是意外的成果,在把模型版切下要的形狀後留下的東西被注意到,發現它的組合還不錯,而且其實是有點依人形剪下,所以剩下的部分圍起來剛好就是舞者,可以代表它的空間,環繞起來是跳舞兩人間的移動 ,中間給他一點流動性,看到的人幾乎都說喜歡這一個,真的是有點意外的結果,不過這就是為什麼要不斷的去做東西的原因之一吧,也許能夠獲得什麼特別的也說不定,隔好久才寫突然都不知道該寫什麼。

Friday, October 14, 2005

機器人



是機器人,當把我的作業組合起來的第一個感想,因為各部分切的實在太明顯了,就像機器人一樣身體裝上頭和四肢,硬梆梆的移動,而且就像Ian說的感覺好像只看到一個人,而不是兩個人間的關係,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會變這樣。還是沒有去找他到串接的方式,而且比起study的那些東西,改成堆疊後做起來很無趣,單純的去切、折和黏,看著形狀去做事,少了之前推壓的變化就變成死板的工作,雖然做很久,但是自己也不喜歡他,在present的時候自己講了覺得不好的地方,study的時候做太少東西,以致於final做失敗來不及重來,現在只好再重來一次囉。

再回到推壓成形的方式,不知道還要多少嘗試,希望能有好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