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3, 2006

diagram的誕生

1155665 4433221。這是大家兒時熟悉的旋律,在日本叫做「閃亮的星星」,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小星星」,但其實這首歌原名叫做「Ah! vous dirai-je , Maman(阿!媽媽 我要告訴你)」,是首法國歌曲,莫札特於1778年初夏停留法國時將他改為我所選的小星星變奏曲,全曲包含一段主題旋律與十二段變奏,變奏的部分有添加合弦、拆解合弦、變調以及改變拍數,是一般變奏曲可見到的手法。

一開始研究它為什麼適合當作兒歌,有簡短的旋律,不斷的重複,有點輕快,就像在對小朋友講話一般,我想這是原因所在。還發現鋼琴很奇妙的地方,連續與不連續,琴鍵是離散的,音符是離散的,但旋律卻是連續的,反而在同音的部分會有些許間斷出現,感覺之間有種矛盾存在。

來到正題,一開始選取變奏曲就是認為各段之間應該有這麼一點關連在,於是開始做比較,先從大略的音調變化,發現每一段都遵循著一個固定的起伏,由一主旋律A帶領,搭配一副旋律,進行A *A B A' 的公式,且除最後一段有35小節外,其餘各段都是24小節,有著很明確的對應,於是取出重複最多的A旋律來做更細的比較,也就是每段的前八小節,剛好是歌曲的一段。

將主旋律的每個音符畫成一格,兩個音符一小節併為一大格,以下十二段比照辦理,用格子來對應音符,因每小節長度一致故大小相同,音符隨著其節拍佔有不同大小的格子,再因為合弦的出現,讓音符在那一拍所有的比例減小,而造成橫向的切割,這樣的分割形成不同大大小小的格子,為了能有更清楚的對照,我開始嘗試標出它們與主題旋律的相關點,於是將同音的格子塗黑,我想這樣就能夠看到隱藏在各段中跳動的主要音符。

上課時Nancy嘗試幫我找到更多的規律,讓我能有下一步可走,而不是產生diagram就OK,還要知道從中能看到什麼,原本覺得只有分析右手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左手,因為有時主題旋律是隱藏在左手中,但後來把分隔消去後很清楚的文法產生,每一段都有著自己的規則,因此diagram不用新增,而是加強整理工作。

這一堂課我們又讓Nancy大大的shock到,她發現我們生活如此的枯燥,沒有一些其他興趣的培養,但學琴12年的她不敢說自己會彈琴,只說是興趣,那學著簡單歌曲的我們又怎麼敢說上過課,小時候一星期一次的各項才藝班也只能說是遊戲。在田徑校隊的她面前,我的運動叫做玩耍,帶的社團營隊好像在騙小朋友一般,到處旅遊只是愛亂跑,Nancy說美國真的很大,各式強者都有,我們還差很多很多,要有機會再去美國要叫表弟們帶我到處看看。

再碰藝能課

在交大四年,跟別的大學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交大沒有國文課。一直以為大家都是一樣的,初聽台大規定要上國文課時還有點羨慕,後來發現幾乎是每間學校的必修,才知道是交大理工化得太過徹底,只能在通識課選修。

這次來到東海發題,從Nancy手中得到題目,Music! 高中畢業後一樣只會在通識課中碰到的領域,不知道多久沒有認真的看譜,多久沒有去瞭解上面一些英文單字、線條、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但Nancy說就算不會看譜也沒關係,把譜當圖來讀就行,看樣子在音樂上的程度並不會影響到這次的作業。

回到交大,說不用理解其實是很難辦到的,還是從各種資料下手,Nancy給的三位音樂家,巴哈、莫札特、蕭邦,求助於鋼琴社和吉隆,順利取得樂譜並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還在網路上找到各式各樣清晰的樂譜(偷推一下好網站,大陸好像都不用管版權的 http://piano.qiansai.com/scores.htm),開始我們的分析。

頗懂音樂的吉隆提供很多有用的訊息,甚至告訴我這三位音樂家比較重要的方面,該取那些歌,對於需要短時間進入狀況的我們有相當大的幫助,但最後還是受到前鋼琴社員令琤的誘惑,選了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自認為變奏曲的特點比較容易著手分析。

第一堂課大家都還在混亂中,找資料就花掉我們大半時間,我還看了莫札特的傳記電影--阿瑪迪斯,盈柔也去看了部有關小朋友學音樂的電影,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對我們來說是不是真的有幫助,還是多消耗掉我們的時間。大部分人都只有確定歌曲還有做一些介紹,大概訂下我們的發展方向,於是張爸像Nancy一樣出了上課作業給我們,讓我們短時間內畫個簡單的diagram,才比較放心的下課。

-----------------------------------吉隆大哥講解專區------------------------------------------

他們三個要講異質性還好講,講同質性就不好講了。
講異質性可以從複格一路講到浪漫和印象。
那會不會他們三個風格差很多就是一種同質性,

感覺上就是沿著時間線走過來的。
沒有誰偏誰多一點,那種感覺像是從古典走到浪漫來說的話,
莫札特剛好切在正中央,如果是貝多芬的話好像就偏浪漫了一點,
三個人出生自不同國家、德國、波蘭、奧地利,民族性也不同。
三個人學習的路線不同,
一個是先小提琴再大鍵琴、
一個是終生奉獻給鋼琴、一個是學鋼琴出身之後亂七八糟什麼都出一點。

*我猜這一點比較有用,可能最接近建築*
對了,基本上,雖然音樂的曲式、結構、和感覺都不同,
但是一定會有基本的主題部、發展部、再現部。尤其是蕭邦的音樂,
像圓舞曲、前奏曲、練習曲、敘事曲或者即興曲等(我只彈過這五種)
幾乎所有彈過的只要主題部曾經出現過的旋律、再現部一定會明顯的出現。
莫札特也是(請見他的奏鳴曲),巴哈有點忘了,不過好像比較薄弱,
畢竟那時候曲式比較沒那麼完整。不過這又有點泛論音樂的感覺了,
很多音樂都這樣,並不是只有他們三個特別。

巴哈和莫札特適合在白天彈,空間不用太大,要有光,隔音不用太好,
蕭邦傍晚彈感覺會比較好,空間也不用太大,反正可以很自我陶醉,
貝多芬可能就需要比較大的空間,一個人在小房間飆貝多芬好像怪怪的。

彈過的感覺,

巴哈要很正經、莫札特要很愉快、蕭邦最好要心情很不好時談,
巴哈的樂譜幾乎都是1, 1/2, 1/4的拍子,

一點都不即興,一個拍點晚了就想死。
莫札特奏鳴曲也是,但是已經容許一定的自由度發揮。
不過蕭邦就亂七八糟了,像夜曲等簡單的曲子都有即興的13連音,
如果問老師怎麼彈,他會說「憑你自己的感覺」
到了印象樂派的德布希像月光等歌大概就是彈錯觀眾也沒什麼感覺了。